燕山九月飞阴雪,画角城头声咽咽。
司马辕门牙帐开,十万材官分队列。
令旗卓处鼓三严,马首嘶澌蹄超忽。
朱缨皑甲晃寒光,满臂骍弓如抱月。
万人丛中逞好手,目快意迟惜始发。
飕飕鸣镝贯垂杨,盾鼻濡毫奏策章。
宫花插鬓袍如血,五凤楼前谒君王。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概括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考生对“送吴将军良卿就试大司马”一诗逐句释义,并且要求在释义之后加上译文和注释,同时要赏析。解答此题时,需要对全诗进行深入的解读,注意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分析。

从“燕山九月飞阴雪”,可以看出这是描绘了一幅边关秋景图,“阴雪”一词,既写出了天气的阴沉,又写出了边关的寒冷;“九”是虚指,暗指边关之远。接着看“司马辕门牙帐开,十万材官分队列”,这是写将军出征前的场面,“牙帐”“材官”都表现出了将军的威武,而“十万”则显示了将军的队伍庞大。再看第三句“令旗卓处鼓三严,马首嘶澌蹄超忽”这一句,“令旗”“卓处”“鼓三严”都是写将军出征前严肃的军纪,而后面的“嘶”“超忽”则写出了将军出征时的威武之气。最后一句“朱缨皑甲晃寒光”,这是写将军的装束,“朱缨皑甲”写出了将军装束的华丽,“晃寒光”则写出了他的威武之气。最后一句“万人丛中逞好手,目快意迟惜始发”,这是写将军临战前的英勇,他的眼神犀利,但迟迟不发,显示出他的沉着冷静;而“逞好手”则表明了他临战前的自信。整首诗通过对吴将军出征前的准备过程的描写,表现了将军的威武、沉着和自信,体现了边关秋景的壮丽,以及将士的英姿飒爽。

【答案】

燕山九月飞阴雪,画角城头声咽咽。

司马辕门牙帐开,十万材官分队列。

令旗卓处鼓三严,马首嘶澌蹄超忽。

朱缨皑甲晃寒光,满臂骍弓如抱月。

万人丛中逞好手,目快意迟惜始发。

飕飕鸣镝贯垂杨,盾鼻濡毫奏策章。

宫花插鬓袍如血,五凤楼前谒君王。(赏析:这首诗通过写将军出征前的一系列准备过程,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