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游善卷,已谓天下无山川。今游张公洞,千惊万怪疑为梦。
嗟我壮心欲与山争雄,大肆笔力天无功。乃今欲著一语不可得,始知天地之胜唯有兹山钟。
我昔探禹穴,又曾蹑武夷。武夷峻削禹穴古,那如此洞幽而奇。
张道陵,奈尔何,何年到此骑青骡?我今呼尔问踪迹,尔去人间尔谁识。
丹垆无火石床寒,唯有空山万拳石。万拳之石何累累,幻形变态将胡为?
造物无以显灵异,故此剧戏令人疑。山灵欲甗甗不得,天公为之驱霹雳。
一斧势破神鬼愁,遂令万古青霞坼。巨阙前开后通窦,暗中一线青天漏。
离奇诡怪万状陈,宝藏龙宫与天斗。两崖欹仄愁攀援,侧身却走脚在肩。
欹乱撑拄,把炬自照行难前。石色黝然堆古漆,腻滑十步九步失。
乍惊堕落千仞坑,又诧飞腾九天窟。燎灭灯昏只尺迷,万转千盘无路出。

【注释】

昨日:昨天。

善卷:相传为舜时贤人,居今湖南善化县西,有山水之胜。此处借指张公洞。

千惊万怪:形容景象奇异。疑为梦:好像在做梦一样,形容景色非常神奇。

嗟我:叹息我。壮心欲与山争雄:雄心勃勃地要和山竞争。

著一语不可得:写一句话都很难。天无功:天地间没有功效。

禹穴:传说中夏禹治水的地方,在今安徽寿县一带。武夷:福建武夷山,以丹霞地貌著称。峻削:山势陡峭。古:古老。

奈尔何:奈你何?骑青骡:骑着青色的骡子。何年:何时。

丹垆无火石床寒:丹炉里没有火焰,石床也很冷,形容山洞里的环境。空山:空旷的山,这里形容洞穴内部很寂静。万拳:指无数的岩石。

何累累:多么多啊。胡为:干什么。造物:大自然或上天。显灵异:显示出神奇的变化。

甗甗:形容山势高峻的样子。天公:指天空中的云气。为之驱霹雳:用雷电来驱赶。

神鬼愁:神仙和鬼神都愁苦。破:打破。遂:于是。令:使。青霞:青红色的天空。坼:裂开。

巨阙:巨大的洞口。前开后通窦:前面有一个开口,后面是一个通道。青天漏:天空中透过来的光芒。

离奇:奇特。诡怪:怪异。陈:陈列。宝藏龙宫:龙王的宫殿。与天斗:与天空争斗。

两崖:两旁的峭壁。欹仄(yī zhé):倾斜、弯曲的样子。攀援:攀登。侧身却走:侧着身子向前行走。脚在肩:脚跟在肩膀上。

撑拄:支撑。炬(jù)自照行难前:手持蜡烛照明前行困难。石色黝然堆古漆:石头颜色黝黑,表面覆盖着像涂了一层古代的油漆一样的东西。腻滑十步九步失:光滑到连走上十步九步都会失去平衡的程度。

乍惊堕落千仞坑:突然被惊扰而掉入深达数千丈的坑中。又诧飞腾九天窟:又被惊扰而飞升到九天的洞穴。燎灭灯昏只尺迷:蜡烛燃烧至最后一点时,也看不清前进的路。万转千盘无路出:曲折迂回,看不到出口。

【赏析】

《游张公洞》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游览张公洞的经历,表现作者对张公洞奇观的感叹之情;后八句写游张公洞的感受,抒发作者因游此洞而产生的遐想,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全诗语言平易浅近,但意境优美,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首联“昨日游善卷,已谓天下无山川”,写作者以前游览善卷洞的经历,说明自己曾经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但认为张公洞是最神奇的地方。“今日游张公,千惊万怪疑为梦。”写今日游览张公洞的情景,作者惊叹于眼前的景色,觉得千奇百怪,怀疑是否在做梦。

颔联“嗟我壮心欲与山争雄,大肆笔力天无功”,写作者想要与山争夺雄姿,尽情挥洒自己的笔力,但却无法改变山的雄姿。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与自然抗争但又无能为力的矛盾心情。

颈联“乃今欲著一语不可得,始知天地之胜唯有兹山钟”,写作者想要表达一些关于山的话,但是却觉得难以下笔,才知道天地之间的美好只有这座山能够体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所发出的由衷赞叹。

尾联“我昔探禹穴,又曾蹑武夷”,回忆自己曾经探访过禹穴和武夷山的经历,这两个地方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遗迹。“武夷峻削禹穴古,那如此洞幽而奇。”对比两个地方的特点,指出张公洞更加独特和神秘。接着写张道陵的故事,张道陵是汉代的道教创始人之一,据说曾经骑青骡来到张公洞,并留下了许多传说。“张道陵,奈尔何,何年到此骑青骡?”表达了对张道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间的追问和感慨。“我今呼尔问踪迹,尔去人间尔谁识。”通过呼唤张道陵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于这位古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最后两句“丹垆无火石床寒,唯有空山万拳石。”写张公洞内部的环境,描绘了洞内的景象,表达了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万拳之石何累累,幻形变态将胡为?”表达了对于大自然变幻莫测、神奇美丽的赞叹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