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泊当娄水,苍茫接太湖。
吴王曾射雉,越客但闻乌。
此夜惟明月,千年空霸图。
谁将一卮酒,相与酹江芜。
诗名:泊下雉渎分乌字
泊下雉渎分乌字,野泊当娄水,苍茫接太湖。吴王曾射雉,越客但闻乌。此夜惟明月,千年空霸图。谁将一卮酒,相与酹江芜。
注释与赏析
1. 野泊当娄水
- 描述了诗人的船停靠在娄水旁,周围景象荒凉,水面平静。
- “苍茫”表达了水天相接时的辽阔和模糊感,“接太湖”则强调了地理上的连接。
2. 苍茫接太湖
- 通过“苍茫”和“接”,形容水域与太湖的广阔相连。
- “苍茫”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的辽阔,给人一种开阔而无边的感觉。
3. 吴王曾射雉
- 提及历史上著名的吴王孙策,他以射猎为乐,常在太湖边练习射雉。
- “射雉”是古代贵族的一种娱乐活动,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4. 越客但闻乌
- “越客”指的是来自越地的客人,而这里的“闻乌”可能是指听到了乌啼声。
- 乌啼通常与夜晚联系在一起,这里可能是在描述夜晚的宁静或某种哀伤的氛围。
5. 此夜惟明月
- “此夜”指今夜,突出了时间的特定性。
- “惟”在这里表示唯一,强调了明月的独特地位。
6. 千年空霸图
- 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沉思,暗示着历史的辉煌已随着时间消逝。
- “霸图”指的是强大的图谋或志向,这里可能暗指过去的雄心壮志。
7. 谁将一卮酒
- 使用“谁将”表达了一种疑问或假设的语气。
- “一卮酒”指的是一杯酒,可能是用来祭祀或者庆祝的象征。
8. 相与酹江芜
- “酹江芜”是一种古代的祭奠仪式,意味着向江中投入酒或其他物品以示敬意或悼念。
- 这里的“相与”表明了一种共同参与的行为,增强了仪式的情感深度。
译文与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回忆,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野泊”和“苍茫”展现了自然的辽阔与荒凉,而“吴王曾射雉”和“越客但闻乌”则引入了历史人物与文化的传承。结尾的“此夜惟明月”和“千年空霸图”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韵味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