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结云凝雪不晴,雪晴觱栗朔风鸣。
纵教受尽三冬冷,赢得虚窗一夜明。
诗句释义
1 气结云凝雪不晴:这句话意味着虽然天空中飘落着雪花,但因为天气寒冷和风力大,导致云层紧密且凝结,使得天空显得暗淡无光。
- 雪晴觱栗朔风鸣:在雪停了之后,北方的寒风吹拂过,发出的声音如同觱栗(一种植物)被折断一样,声音清脆而响亮。
- 纵教受尽三冬冷:即使遭受了整整三季(即冬季)的寒冷,也不足以描述这种寒冷的程度。
- 赢得虚窗一夜明:最终,由于这种严寒,窗户上的冰晶在一夜之间全部融化,使得窗户变得透明明亮。
译文
雪霁夜寒
冰冷的空气凝固,雪花无法消散。尽管下雪,
但是北风吹起,发出如破裂的木屑声。
即使经历了三季的寒冷,
也难以形容这彻骨的严寒。
因为这场寒冷的洗礼,
窗户上的冰全都化成了水珠,
一夜之间,窗户变得通透明亮。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描绘了一个极端寒冷的夜晚。首句“气结云凝雪不晴”形象地表达了由于寒冷的空气和强风,使得原本应该洁白的雪花也无法完全散开,天空呈现出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气氛。接下来“雪晴觱栗朔风鸣”用觱栗的声音来形容风的呼啸声,增强了场景的寒冷感。最后一句“纵教受尽三冬冷,赢得虚窗一夜明”则通过“受尽三冬冷”和“赢得虚窗一夜明”这两个对比鲜明的词语,突出了这场寒夜的艰难,但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以及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希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细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也要像冰雪一样坚强,最终迎来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