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着碑铭,睢塘流颂声。
百年林下叟,隐隐作仪刑。
【释义】:岁暮,指年底。过胡南老,指经过胡地。河内,指河内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皆临河为塞”;又三十五年“使蒙恬渡河取狄地”。河外即河内地,今山西永济县西,因有黄河环绕而得名。睢塘,即睢阳,在今河南商丘县南。颂声,歌颂的声音。仪刑,榜样,楷模。
【译文】:岁末时节路过胡地;河内刻碑铭文,流传颂扬之声;百年的林下老人,默默地成为楷模。
【注释】:胡:泛指边远之地。河内:古郡名,在今河南武涉县西南一带。著:刻。碑:通“蓓”,石碑。睢:睢阳,古县名,在今河南商丘县南。颂声:歌颂的声音。仪刑:榜样,楷模。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