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衣冠共一新,婆娑独占上方春。
谁知向阙山呼日,正是飞花极乐辰。
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
年来鬓发随刀落,欲脱尘劳却惹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从表达技巧方面分析其作用及效果。

首先看第一句“万国衣冠共一新”,这是写极乐寺在新年里,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大家穿着节日的新衣服,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万国”指天下各国、各地;“衣冠”代指人们。“共一新”即一起焕然一新。“新”,这里既指衣着,也指事物更新。这句诗描写了极乐寺新年里的盛况,为下文写寺中僧人和诗人的喜悦心情作了铺垫。

再看第二句“婆娑独占上方春”,是写极乐寺新春景象中的一处景观:寺庙高高的台阶上,一棵老树挺拔苍劲,枝头上缀满了盛开的鲜花。“婆娑”是形容树枝随风摆动的姿态,也比喻人舞动的样子。“独占”指这棵老树在众多树木中最为突出。“上方春”是指这棵老树所在的方位。这句诗描写了新春里极乐寺独有的美景——那棵老树,它在众多树木中傲然耸立,显得生机勃勃。

第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第三句“谁知向阙山呼日”是说不知是谁在向朝廷献礼时,对着皇帝(阙)呼喊着太阳。“向阙”指朝着皇宫方向,古代宫殿建筑多用木构,有短檐,故称阙。“山呼”,是对皇帝的跪拜叩头,表示臣子对皇上的尊敬。“日”指太阳。这一句的意思是:不知道是谁在新年里对皇帝献礼时,对着皇帝欢呼。“正是飞花极乐辰”,是说正当这朵飞花飘落的时刻,也就是最美好的时候。“极乐辰”是极乐世界,佛家所说的最高境界。

接着看第五、六句“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寂寂”指静悄悄的。“僧”指僧人。“云际寺”是极乐寺所在地。“陇头”,泛指乡野,此处指诗人居住之地。这句意思是:静悄悄的,寺院的僧人归来了,月亮照着乡野的小路。“溶溶”指月光明亮。“月照陇头人”是说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乡间的小路。“溶溶”是月光明亮的意思。

最后看第七、八句“年来鬓发随刀落,欲脱尘劳却惹尘”。这两句是作者感叹人生苦短、世事难料的感慨。“鬓发”,指头发。“刀”代指利剑、锐器,这里指利剑砍下的头发。“尘劳”,佛教语,指的是世间一切烦杂的事。这两句的意思是:近年来,我因公务繁忙而不断削尖脑袋向上爬升,以致头发都掉光了。如今想摆脱官场上的烦恼事,却又被这些世俗的事情纠缠住了。

【赏析】

此诗是元朝诗人王冕的一首七绝。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元日极乐寺大雨雪的景象,并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首联“万国衣冠共一新,婆娑独占上方春”。这是写极乐寺在新年里,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大家穿着节日的新衣服,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万国”指天下各国、各地;“衣冠”代指人们。“共一新”即一起焕然一新。“新”,这里既指衣着,也指事物更新。这句诗描写了极乐寺新年里的盛况,为下文写寺中僧人和诗人的喜悦心情作了铺垫。

颔联“婆娑独占上方春,谁知向阙山呼日”。是写极乐寺新春景象中的一处景观:“寺庙高高的台阶上,一棵老树挺拔苍劲,枝头上缀满了盛开的鲜花。” “婆娑”是形容树枝随风摆动的姿态,也比喻人舞动的样子。“独占”指这棵老树在众多树木中最为突出。“上方春”是指这棵老树所在的方位。这句诗描写了新春里极乐寺独有的美景——那棵老树,它在众多树木中傲然耸立,显得生机勃勃。

颈联“欲脱尘劳却惹尘”。这是说:多年来,我因公务繁忙而不断削尖脑袋向上爬升,以致头发都掉光了。如今想摆脱官场上的烦恼事,却又被这些世俗的事情纠缠住了。

尾联“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这是写寺院的僧人归来了,月亮照着乡野的小路。“溶溶”指月光明亮。“月照陇头人”是说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乡间的小路。“溶溶”是月光明亮的意思。

王冕一生淡于功名利禄,他自号 梅花屋主, 隐居九里山,不与流俗合污,不趋炎附势.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现了他鄙弃功名利禄的思想.如《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是他7岁时写的,他当时就表明了自己的心志. 王冕的诗作大多反映隐逸生活和田园景色,其中有些作品还寄寓着他的人生理想,如《墨梅》.

这首诗通过写极乐寺大雨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想象奇伟,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开阔宏远,富有情趣和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