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破烟霞一径通,穹岩十丈玉玲珑。
苔痕露积磨崖篆,松影风腾舞涧龙。
梵宇客来黄鹤伴,柴门僧出白云封。
山花落尽菩提雨,几杵鲸号送晚风。

石峒禅林

扫破烟霞一径通,穹岩十丈玉玲珑。

苔痕露积磨崖篆,松影风腾舞涧龙。

梵宇客来黄鹤伴,柴门僧出白云封。

山花落尽菩提雨,几杵鲸号送晚风。

注释:

  1. 扫破烟霞一径通:形容山路崎岖,云雾缭绕的景象。
  2. 穹岩十丈玉玲珑:形容山洞高耸入云,岩石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
  3. 苔痕露积磨崖篆:指苔藓生长在石头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4. 松影风腾舞涧龙:形容山风吹过时,松树的影子随风舞动,如同一条龙在涧谷中游动。
  5. 梵宇客来黄鹤伴:指寺庙里来了客人,黄鹤也陪伴着他们。
  6. 柴门僧出白云封:形容僧人出门时,白云缭绕在他的周围。
  7. 山花落尽菩提雨:指山上的花已经凋零,就像佛祖的教诲(菩提)一样。
  8. 几杵鲸号送晚风:形容夕阳西下,远处传来几声鲸鱼的叫声,伴随着晚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间景色。首句“扫破烟霞一径通”开篇即点明了这是一段通往深山秘境的道路,烟雾和云霞交织,仿佛是一幅泼墨山水画,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次句“穹岩十丈玉玲珑”,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美景——高大的山峰如同玉石一般晶莹剔透,让人不禁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感到敬畏。第三句“苔痕露积磨崖篆”则通过苔藓和石壁上的花纹,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沧桑感。接下来的“松影风腾舞涧龙”形象地描绘了山风拂过松林,松影摇曳,如同龙在涧谷中穿梭,充满了动感与生命力。第五句“梵宇客来黄鹤伴”则描绘了寺庙里的和尚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黄鹤也陪伴着他们,增添了一份祥和与和谐。最后两句“柴门僧出白云封”和“山花落尽菩提雨”,以僧人走出家门,满山遍野的花瓣如同佛祖的教诲(菩提)一般飘落,形成了一幅充满禅意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禅宗意境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