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鸟唤客游,山花劝客饮。
醉来石上眠,瑶琴当高枕。
注释:山中饮
在山中饮酒,山鸟呼唤着我去游赏。
山花劝我一起饮酒,醉了就睡在石上。
瑶琴当高枕,悠然入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生活画面。诗人在山中饮酒,被山鸟的歌声和山花的香气所吸引,决定去游赏。在山花的陪伴下,他喝得微醺,然后躺在石头上睡着了。他的瑶琴被当作枕头,他悠然自得地睡着了。整首诗充满了宁静、舒适和满足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山鸟唤客游,山花劝客饮。
醉来石上眠,瑶琴当高枕。
注释:山中饮
在山中饮酒,山鸟呼唤着我去游赏。
山花劝我一起饮酒,醉了就睡在石上。
瑶琴当高枕,悠然入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生活画面。诗人在山中饮酒,被山鸟的歌声和山花的香气所吸引,决定去游赏。在山花的陪伴下,他喝得微醺,然后躺在石头上睡着了。他的瑶琴被当作枕头,他悠然自得地睡着了。整首诗充满了宁静、舒适和满足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漫兴》 世事如蕉鹿,悠悠那可凭。 徉徜自有适,疏懒任无能。 酒贳东邻老,书来北岳僧。 身同猿狖侣,长啸向烟藤。 注释: - 世事如蕉鹿:比喻世间的事务如同变幻的云烟,难以捉摸。 - 悠悠那可凭:表示对世间事物的无奈和迷茫。 - 徉徜自有适:指自己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 - 疏懒任无能:形容自己懒散,无为而治。 - 酒贳东邻老:购买酒菜请邻居老人喝。 - 书来北岳僧:收到从北方来的僧人寄来的书信
吴中杂兴 家在临泽国,疏柳画楼边。 野屿烟藏寺,湖田水接天。 莼鲈时入馔,箫鼓晚归船。 诗酒留连地,风光易岁年。 【注释】 1. 人家:这里指诗人自己。 2. 吴中:泛指长江下游一带。 3. 杂兴:即随感之作。 4. 家在临泽国:指家乡位于临泽县一带,临泽是汉代的一个县,属会稽郡。 5. 疏柳:稀疏的柳树。 6. 画楼:装饰精美的楼阁。 7. 野屿烟藏寺:指山中小岛隐没在烟雾之中,仿佛是寺庙。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境僻稀人迹,寻幽方独行: - 注释:环境偏僻,很少有人经过。在寻找幽静的地方时,我独自前行。 -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的自然环境,强调其独特性与宁静之感,通过“寻幽”二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探索。 2. 泉从树杪落,云向石边生: - 注释:泉水从树梢落下,云雾缭绕着石头生长。 - 赏析:这两句诗以具体的景象展现了山中水的灵动与云的飘渺
吴淞晚行 驿路晚悠悠,行人促去舟。 乡心悬落雁,客梦入新秋。 泽气蒸云起,江声带雨流。 松陵看欲近,沽酒慰离忧。 逐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驿路晚悠悠,行人促去舟。” - 解释:驿站的道路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漫长和空旷,而旅人则急于离开,催促着即将启航的船只前进。 - 译文:驿站的路在黄昏时显得那么漫长,行者匆匆催促着船儿出发。 - 关键词:"驿路"、"悠悠"、"行人"、"催"、"舟"
晚步 晚步荒村外,桥通古岸斜。 数声牛背笛,几片日边霞。 云暗归鸦树,潮回落雁沙。 隔江人语乱,灯火见渔家。 注释: 晚步:傍晚散步。 步:走。
怀徐伯臣宋子明王亮卿宣允则诸君不见故人书,故人情转疏。 相看一别后,今已十年馀。 水国寒云渺,山窗夜月虚。 可堪秋欲半,落叶遍庭除。 诗句释义: 1. 怀徐伯臣宋子明王亮卿宣允则诸君:我思念着徐、宋、王、张四君和宣允则诸君。 2. 不见故人书,故人情转疏:因为没有收到老朋友的来信,所以感情变得疏远。 3. 相看一别后,今已十年馀:我们上次分别到现在已有十年多了。 4. 水国寒云渺,山窗夜月虚
【注释】:辞家赴国难,万里向金微。 辞别家乡奔赴国家危难,长途跋涉向着边疆的金微地区。 寒日明朱戟,秋霜带铁衣。 寒冷的太阳照耀着红色的兵器,秋天的霜冻覆盖在铁甲上。 黄云随阵落,白雁傍人飞。 随着军队的移动,黄云飘散;白色的大雁伴随着人飞翔。 不斩楼兰将,长驱誓不归。 誓不斩杀敌人,长驱直入决不回返。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出塞行》,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全诗语言质朴,意境雄浑
【注释】 明妃:指王昭君。王昭君出嫁匈奴,成为汉朝与匈奴和亲的使者。“自”是自从、从一开始的意思。一自:从一而始。“谁怜”即有谁知怜惜。度:出使、远行。玉门关:汉西域的重要关口,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小方盘城附近。沾衣:泪水湿透衣服。 奉帚:扫帚,借指打扫庭院。旧时恩:过去的恩情。 见月空凝思,闻笳欲断魂:月夜中,看到明月会想起远在异地的人;听到胡笳曲声,想断魂,形容思念之深。 早遂:很快实现。安边
```text 知己难为别,相携白下门。斜阳江上树,野水驿边村。 旧业归心在,清时直道存。凄凄霜月夜,尊酒共谁论。 ``` 赏析: 本诗为《金陵别施平叔秋官》, 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李时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句“知己难为别”,点明了主题,表达了知己难为别的心情;第二句“相携白下门”,描绘了与友人相携而去的场景,白下门是南京的城门之一
【注释】 诸社:这里指同乡的士人。社,古时同乡之人聚会的地方,也泛指同乡之人。丈摧:指诗人的朋友。摧,音催,这里是拜访的意思。携酒:携带美酒。过访:来访。 词流:即文人雅士。多逸兴:有丰富的才情和兴致。命酌:邀请对方喝酒。 秋逾净:秋天的水更清澈。逾,超过。 林花:树林中开放的鲜花。寒更香:冷了反而更香。更,更加。 共知:都懂得。闲里适:在清静中感到愉快。宁记:不记住。 醉中狂:醉酒时放纵自己
【注释】 春山:春天的山。殊气候:不同的气候。十里:指山路的远近和高低,十里为一里。半阴晴:一半阴晦,一半晴朗。三更:半夜。月正明:月亮明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首句“春山殊气候”,点出春天来了,而春天的山水也有它不同的特点。次句“十里半阴晴”描写了山高路远,山中云雾缭绕,时隐时现,给人以神秘之感。后两句写山下的雨,山上的月,突出了一个“明”字
【注解】 1.杂咏:诗体名,指随意咏物或抒情的诗歌。 2.芳草怨王孙:芳草,泛指野草,这里指春天的花草。王孙,贵族子弟。 3.竹枝悲楚客:竹枝,一种民间歌曲的名称。楚客,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4.萱:即“忘忧”,忘忧草。 【译文】 野草在怨恨贵族子弟,竹枝歌在哀悼楚客。只有忘忧草,每天清晨和傍晚都忘却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春草、竹枝、萱草三种景物为题
注释: 1. 对酒:面对杯中美酒。 2. 花落还再春,人老无复少:即使春天过去了,花儿落下了,但人们依然会重新焕发生机,因为人老了却不会再次年轻。 3. 高歌对美酒,且向花前笑:在美丽的花朵面前,高声唱歌,尽情欢笑。这里的"笑"是指快乐地欣赏自然美景,享受生活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在春天里饮酒赏花的情景。虽然花儿已经凋谢,但人们依然充满生机,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他们一边饮酒赏花
【注释】 访山僧:去拜访山中的和尚。 留客,招待客人。 闲坐开竹扉:在竹林的门户旁闲坐在门内。 竹扉:指竹编的门帘。 为办青精饭:准备青精饭,青精饭是一种用青粱米和草药混合蒸煮而成的饭。 春盘笋蕨肥:春天的菜盘里盛满了嫩嫩的笋和蕨菜。 【赏析】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七绝。全诗以“访山僧”开头,点明题目,是诗人访问山中僧人的诗句。接着写山中和尚爱待客,他闲来无事便打开竹门,邀请作者入内共坐
【注释】 深谷:深深的山谷,比喻隐居之所。 最:最喜欢,最爱。 领取风光迟:指隐居在深山之中,不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景。 直待春将半:等到春天过了一半,也就是过了清明节以后。 青青发嫩丝:指草木在春风吹拂下茁壮成长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深谷中的景色和植物的生长,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首句“最爱深谷草”,直接点明了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鞭、骑、芙蓉、振、蹑、拄。 【答案】 ①驱日鞭云骑赤龙,三生石上采芙蓉。②振衣直蹑仙人掌,拄杖时攀玉女峰。③赏析:首两句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