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路争趋气势炎,独凭书几静钩帘。
疏慵不较人情暖,淡薄非憎世味甜。
兴趣知浓尘外梦,形容看老镜中髯。
立心肯似脂韦软,龟策何劳郑尹占。

注释:

要路争趋气势炎,独凭书几静钩帘。

疏慵不较人情暖,淡薄非憎世味甜。

兴趣知浓尘外梦,形容看老镜中髯。

立心肯似脂韦软,龟策何劳郑尹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书桌、书卷、笔、酒壶等物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第一句“要路争趋气势炎”,描绘了官场中的繁华景象,众人争相追逐权势,形成了一种气势如虹的局面。而诗人却独自坐在书案前,静静地勾勒着帘幕,仿佛在享受着另一种宁静的生活。这里的“争”字,既表现了官场的热闹,也反衬了诗人的清高和独立。

第二句“疏慵不较人情暖”,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人情的冷漠。他并不羡慕那些趋炎附势的人,也不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这种疏慵的态度,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淡薄非憎世味甜”,则更加深入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认为世间的繁华和喧嚣,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反而是一种负担和束缚。这种淡薄的态度,源于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第四句“兴趣知浓尘外梦”,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他认为只有远离尘世的纷扰,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种兴趣的浓重,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

第五句“形容看老镜中髯”,则是诗人对自我形象的描绘。他认为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这种形象的变化,源于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第六句“立心肯似脂韦软”,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他认为自己的内心应该像柔软的膏脂一样,能够包容和接纳各种事物。这种心态的平和,源于他对生活的豁达和对他人的理解。

最后一句“龟策何劳郑尹占”,则是一种对生活哲学的总结。他认为只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和平静,就不必过于依赖占卜和预测未来。这种态度的洒脱,源于他对生活的自信和对命运的掌控。

整首诗通过描写书房中的各种物品,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人生画卷。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如“疏慵”、“淡薄”、“兴趣”、“形容”、“立心”等,都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