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岁月仕途中,紫禁秋深色正葱。
防患高情怜范蠡,卧楼豪气惜元龙。
红垂村坞霜前柿,翠合庭阶雨后松。
清夜月明凉似水,寒螀声里思无穷。
【注释】:
- 紫禁:故宫,即北京紫禁城。
- 范蠡(lǐ):春秋末楚国人,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辞官隐居,自号五湖先生。
- 元龙(yuán lóng):东汉末年著名隐士许汜(yuǎn fú),字元龙,与刘备、关羽为好友。
- 红垂:柿树红彤彤的果实下垂。
- 翠合:松树枝叶苍翠,紧凑如合。
- 寒螀(jiān):即寒蝉,古人认为其声悲切,可传哀情。
- 清夜月明凉似水:夜晚月光皎洁,如同清冷的水银。
- 寒螀声里思无穷:在寒蝉凄厉的叫声中,思念之情无尽无休。
【译文】:
蹉跎岁月仕途中,紫禁秋色正葱茏。
防范忧患高情怜范蠡,卧楼豪气惜元龙。
村坞柿树红彤彤霜前垂,庭阶松树枝叶紧翠合。
清夜月明清凉如水,寒蝉声里思绪无限。
【赏析】:
这首诗是薛涛写给朋友薛大理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首句“蹉跎岁月仕途中”描绘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岁月流逝之感。这里的“蹉跎”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而“仕途中”则揭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身份。
第二句“紫禁秋深色正葱”则进一步描绘了故宫秋天的景色。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的风景自然也是壮丽无比。然而,诗人在这里用“正葱”来形容秋天的颜色,可能是因为秋天的草木凋零,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
第三句“防患高情怜范蠡”,则是诗人对历史上范蠡的故事进行了借鉴。范蠡曾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来却选择隐退,成为了著名的商人和隐士。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也有类似范蠡的智慧,能够识时务,懂得保护自己。
第四句“卧楼豪气惜元龙”,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评价。这里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元龙(许汜)和范蠡。元龙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以豪放不羁著称;而范蠡则是一个有远见的人,能够看透世事变迁。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虽然没有元龙的豪迈,但却有着范蠡般的智慧和远见。
第五句“红垂柿树霜前垂,翠合庭阶雨后松”,则是对景物的具体描写。这里描绘了柿子和松树在霜冻和雨水中的不同状态。柿子在霜降前的红彤彤的,象征着成熟和收获;而松树的翠色在雨水后的紧密合拢,则象征着生命力和坚韧。
第六句“清夜月明凉似水,寒蝉声里思无穷”,则是对诗人内心的抒发。这里描绘了夜晚月亮的明亮和清澈,以及寒蝉的声音给人带来的凄凉感。诗人在这样寂静的环境中,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和感受。同时,通过借鉴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