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阁峥嵘锦绣城,全燕形胜自天成。
一帘暮景残霞淡,万里秋光远树平。
塞上风烟迷雁影,月中砧杵杂蛩声。
从知万事能穷尽,只在灵台一点明。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押韵。
第一句:“画阁峥嵘锦绣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画阁高耸入云,色彩斑斓如锦绣一般的城市。这里用“画阁”和“锦绣城”两个词语来形容城市的壮丽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的美好感受。
第二句:“全燕形胜自天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座城市的美景完全是天工开物,自然形成的。这里的“全燕形胜”指的是这座城市的美丽景色,而“天成”则表示这些景色是如此的自然、完美,就像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一样。
第三句:“一帘暮景残霞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随着太阳落山,天空中出现了残霞,整个画面显得有些暗淡。这里的“残霞”指的是夕阳的余晖,“暮景”则是指日落时分的景象,而“一帘暮景”则形容了整个画面的宁静、深沉。
第四句:“万里秋光远树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远处,可以看到一片秋色的树林,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被秋天的气息所笼罩。这里的“万里”指的是距离之远,“秋光”则是指秋天的阳光,而“远树平”则形容了树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平和。
第五句:“塞上风烟迷雁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边塞上,风吹起了沙尘,遮住了大雁的身影。这里的“塞上”指的是边塞地区,而“风烟”则是指风吹起的沙尘,“迷雁影”则形容了大雁在沙尘中飞翔的模糊景象。
第六句:“月中砧杵杂蛩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月光下,听到捣衣的声音和蟋蟀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这里的“月中”指的是月亮所在的天空,“砧杵”则是指古代妇女们用来敲打衣物的工具,“杂”则表示两者同时发出的声音。
第七句:“从知万事能穷尽,只在灵台一点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知道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无穷无尽的,但只要我们内心保持清明,就能看透这一切。这里的“万事”指的是世间万物,“穷尽”则表示一切事物都是有限的,而“灵台”则是指人的内心,“一点明”则表示内心的光明。
整首诗通过对城市美景、夕阳余晖、秋色树林等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一个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即虽然世间万物都是无穷无尽的,但我们只要保持内心的清明,就能看透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