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得琅玕真妙绝,清阴恍若飞霜雪。
谁能裁作紫鸾箫,吹碎凤凰台上月。
《题张真人墨竹》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作,其通过描绘张真人墨竹的特质,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貌得琅玕真妙绝:形容墨竹的外表与内在的品质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如同琅玕(一种珍贵的玉石)一样,既美观又实用。
- 琅玕:一种珍贵的玉石,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外貌和内在:不仅外观美丽,而且内在质地优良。
- 妙绝:极其优秀,无与伦比。
- 清阴恍若飞霜雪:形容墨竹在微风中摇曳,其影子如同飘落的飞霜和积雪一般,给人以清新、洁净的感觉。
- 清阴:凉爽的阴影,这里指墨竹的影子。
- 霜雪:比喻白色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墨竹在阳光下反射出的白色影子。
- 恍若:仿佛,好像。
- 飘落的飞霜:比喻墨竹的影子轻盈飘逸,如同自然界中的霜花。
- 洁白无瑕:形容墨竹的纯净无暇,给人以高洁之感。
- 谁能裁作紫鸾箫:表达了诗人对于墨竹这种自然之美难以用人工技艺完全捕捉的赞叹之情。
- 紫鸾箫:传说中的神仙乐器,以紫色为饰,声音悠扬。
- 裁作:加工制作,这里是比喻无法完全模仿或复制墨竹的美丽。
- 赞叹:对墨竹的自然美表示深深的赞赏。
- 吹碎凤凰台上月:形象地描绘了墨竹的影子随风飘动,如同凤凰台上的月亮被风吹散的情景,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
- 凤凰台:传说中的神山之一,常与凤凰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吉祥和高贵。
- 月:这里指的是墨竹的影子,随着风的变化而移动。
- 吹碎:形容风力的强大,能将影子吹散。
- 凤凰台上:暗示了墨竹的美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形态,更在于它给观者带来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
这首诗通过对张真人墨竹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墨竹的每一个细节,并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然和艺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