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凶窃汉鼎,炎运迄将终。
乘舆西播迁,纷然起兵戎。
夫何幽州牧,未忍同奸雄。
卓哉田氏子,独存忠义风。
奋身赴国难,宁顾前途穷。
归来毕其事,去隐深山中。
诗句释义:
群凶窃汉鼎,炎运迄将终。 — 此句表达了国家面临危机,权臣篡位,汉朝的江山岌岌可危。”群凶”指的是那些心怀不轨、觊觎权力的人。”窃汉鼎”比喻他们夺取了国家的重器,即政权。”炎运迄将终”则意味着这样的乱局将导致国家走向衰败,如同火势将要结束一样。
乘舆西播迁,纷然起兵戎。 — “乘舆”是古代帝王所乘坐的车,这里指代皇帝。”西播迁”指的是皇帝离开都城向西迁徙,暗示国都的沦陷。”纷然起兵戎”描绘了因战乱而爆发的战斗场面,强调了国家的混乱与不安。
夫何幽州牧,未忍同奸雄。 — “夫何”是一种反问,表明诗人对此感到疑惑或不解。“幽州牧”是指当时的某个地方行政官员。”未忍同奸雄”说明这位地方官不愿与那些心怀不轨的权臣合作,不愿意成为背叛国家的奸邪之人。
卓哉田氏子,独存忠义风。 — “田氏子”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名将,如田丰等,此处用以象征忠诚和义气。”独存忠义风”表明在这样的乱世中,只有极少数人还保持着忠诚和义气,为世人所景仰。
奋身赴国难,宁顾前途穷。 — “奋身”形容英勇无畏地站出来面对困难或危险。”赴国难”指的是主动投身于国家危难之中。”宁顾前途穷”表示宁愿不顾个人的未来,也要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战斗。
归来毕其事,去隐深山中。 — “归来毕其事”意味着完成了他的任务或使命后返回。”去隐深山中”描述了他最终选择隐退,远离尘世喧嚣,隐居在深山之中。这反映了他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群凶窃取汉家宝,炎运即将走到尽头。
皇帝西迁避战乱,各地纷纷起兵戎。
那幽州的长官啊,不愿与奸邪为伍。
田氏之子真是勇,忠义之风永流传。
他毅然挺身而出,不顾前程多艰险。
为国家献出一切,回到深山做隐士。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一幅乱世中的忠臣形象。诗中的主人公,在国破家亡之际,依然坚守忠诚,不为名利所动。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人,成为了后世颂扬的典范。同时,诗人通过对战争、政治腐败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