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南逾热,僧林晚暂栖。
云开一江去,日在万山西。
修竹凉风至,昏鸦古木齐。
凭高忽洒泪,清世有征鼙。
丰安庄
地气南逾热,僧林晚暂栖。
云开一江去,日在万山西。
修竹凉风至,昏鸦古木齐。
凭高忽洒泪,清世有征鼙。
注释:
丰安庄:指丰安寺,位于今天北京房山西南的云居寺。这里指代诗人当时所在的丰安寺。
地气南逾热,僧林晚暂栖。
云开一江去,日在万山西。
修竹凉风至,昏鸦古木齐。
凭高忽洒泪,清世有征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解读:
- 地气南逾热,僧林晚暂栖。
- “地气南逾热”:指的是天气炎热,南方气候炎热。这里的“地气”泛指自然界的气息或环境氛围。
- “僧林晚暂栖”:傍晚时分,僧人在寺庙里休息。这里的“僧林”指的是寺庙周围的树林或山林。
- 云开一江去,日在万山西。
- “云开一江去”:天空中的云层被风吹散,形成了一条宽阔的江流。
- “日在万山西”:太阳从西边升起,光芒四射。
- 修竹凉风至,昏鸦古木齐。
- “修竹”:高大挺拔的竹子。
- “凉风至”:清凉的风拂过竹林。
- “昏鸦古木齐”:傍晚时分,乌鸦聚集在古老的树木上。
- 凭高忽洒泪,清世有征鼙。
- “凭高”:站在高处。
- “忽洒泪”:突然悲伤落泪。这里的“洒泪”可以理解为流泪,也可以理解为泪水洒满大地。
- “清世有征鼙”:在和平的时代中,战争的声音仍然存在。这里的“征鼙”指的是战争中的鼓声、号角声等,代表着战争的存在。诗人通过对比“清世”与“征鼙”,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