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扉邻虎穴,淹坐面猴江。
山动云生服,风回雨入窗。
渐交松际响,蓦斗石间泷。
铃磬烟萝外,高峰只自双。
【注释】
圆通寺阻雨:圆通寺,在四川重庆北,为名刹。岩扉,石门;虎穴,喻深险。淹坐:久留;面猴江:面对长江。山动云生服,风起云生;风回雨入窗,风息雨散。渐交松际响,松涛与钟声相互交错。蓦斗石间泷,石涧中的瀑布冲击岩石发出声音。铃磬烟萝外,钟声缭绕于松萝之间。高峰只自双,山峰高耸入云,独自对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庆圆通寺作客时写的一首纪游诗。诗人以“岩扉”为起点,描绘了从进入寺院、坐定以后直到雨止的整个过程,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首联写诗人来到寺庙后所见景象。岩门旁是虎穴一样的深险处,诗人久久留在门边,面朝长江。这两句中,“岩扉”、“虎穴”、“面猴江”,都是用比喻的手法写景,生动形象,既写出了环境的险恶,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颔联写雨前的景象。当山上的云开始飘荡起来时,风吹过,云被吹散,雨点打到了窗户上,发出声响。这里,山动云生、风回雨入、渐交松际、蓦斗石间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使人仿佛能听到雨打窗棂的声音,感受到山风吹过竹林和松林的声音。
颈联写雨中的景象。诗人继续描述雨中的情景,雨渐渐停止,但松树林中的松涛和钟声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美妙的音乐。突然,瀑布冲刷在岩石之间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尾联写雨后的景象。当最后一阵雨滴落下时,寺庙中的钟声在烟雾缭绕的松萝之间响起,山峰高耸入云,独自对峙,显得更加壮观。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对雨后山林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