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戏犹馀蕊,蝉吟已怯枝。
乾坤入汉日,霜露望乡时。
屈子偏生楚,王通不负隋。
晚风江更苦,莫上岘山祠。
《秋望》是一首明代诗人李梦阳创作的诗,全诗如下:蝶戏犹馀蕊,蝉吟已怯枝。乾坤入汉日,霜露望乡时。屈子偏生楚,王通不负隋。晚风江更苦,莫上岘山祠。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意解读:《秋望》通过简洁而充满深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时分对国家和边疆的深切关怀。首联“蝶戏犹馀蕊,蝉吟已怯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蝴蝶仍在花间嬉戏,蝉儿则已因寒意而畏缩,这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变迁。颔联“乾坤入汉日,霜露望乡时”则转向人的情感世界,天地之间仿佛都笼罩着一种沉重的气氛,而夜晚的霜露又增添了几分对故乡的思念。
关键词解析:
- 蝶戏:指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情景,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蝉吟:蝉在夏天发出的声音,常被用来象征夏天的到来。
- 乾坤:这里指的是整个世界或宇宙。
- 入汉日:字面意思是进入汉朝的时间,这里隐喻着国家的政治变革或历史时期。
- 霜露:自然界中的霜和露珠,常常与凄凉、孤独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 望乡:即思乡,指对家乡的怀念。
- 背景介绍:李梦阳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情感体验。这首诗可能是在明朝晚期,面对国事动荡和个人身世的感慨所写。
《秋望》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通过对蝴蝶、蝉等生物的描写,以及四季变化中的独特感受,李梦阳展现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