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巳残冬逼,月馀今夜圆。
光侵僧磬发,清傍佛楼悬。
鸣鸟疑深树,高云静暮天。
夙心如解此,更欲问何禅。
再过序公月夜
岁巳残冬逼,月馀今夜圆。
光侵僧磬发,清傍佛楼悬。
鸣鸟疑深树,高云静暮天。
夙心如解此,更欲问何禅。
注释:
- 岁巳残冬逼:岁末寒冷的冬天迫近了。已:指一年结束的时候。岁巳:年尾。残冬:即残年的冬天。逼:逼近。
- 月馀今夜圆:月光照耀了一整个月,今晚月亮特别圆。余:剩下的、多余的。今夜:今天晚上。
- 光侵僧磬发:月光照亮了寺庙里的僧人敲击的木鱼(磬)。光侵:月光照射进来。侵:进入。僧磬:僧人敲击的木鱼。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发:发出声响。
- 清傍佛楼悬:明亮的月光照耀在佛像的楼阁之上。清傍:明亮地照耀着。傍:旁边、附近。
- 鸣鸟疑深树:树上的鸟儿被月光所映照,似乎在树林里栖息。鸣鸟:夜晚鸣叫的小鸟。疑:好像、似乎。深树:树木幽深之处。
- 高云静暮天:天空中洁白的云朵宁静地笼罩着黄昏的天空。高云:高空的云朵。静:平静的样子。暮天:傍晚的时候。
- 夙心如解此:我内心深处对于这些景象的感受如同理解了这些景象一样。夙心:内心的感受、想法。如:好像、似乎。解:理解、领会的意思。此:指上文所说的景象和意境。
- 更欲问何禅:更想要询问关于佛教禅宗的事情。更:更进一步的意思。欲:想要、想求。问:询问。何禅:关于什么禅宗的事情、禅宗的学问等。禅(chán): 佛教语,指禅宗,也指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月诗,诗人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首联“岁巳残冬逼,月馀今夜圆”,描绘了岁末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而月亮却依旧圆满的景象。这里的“残冬”和“月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岁月流转中的自然之美。
颔联“光侵僧磬发,清傍佛楼悬”,通过描写月光照亮僧人敲击木鱼的情景,以及明亮的月光照耀在佛像的楼阁之上,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鸣鸟疑深树,高云静暮天”,通过对树上鸟儿和天空中白云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尾联“夙心如解此,更欲问何禅”,诗人通过内心的感受来领悟这一切的美好境界,并渴望进一步了解关于佛教禅宗的事情,表现出他对生活和哲学的深入思考。
整首诗以咏月为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哲学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