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阁晚犹急,月窗宵渐辉。
稍驱云雾散,翻重雪霜威。
起坐炉须拥,晨看木尽稀。
徘徊问气势,死逼汉宫闱。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概括其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的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重点进行赏析。“风”是第一句,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铃阁晚犹急”,傍晚时分,在钟楼下的阁中,一阵急风吹来,使人感到寒气逼人。“月窗宵渐辉”,月儿升起时,月光透进了窗户,洒满整个房间。这两句诗写景,交代了时间(傍晚)、天气(阴冷)、地点(钟楼下的阁中)和环境气氛,同时渲染了一种静寂幽冷的气氛。“稍驱云雾散,翻重雪霜威。”稍纵即逝的风,驱散了笼罩在周围的云雾,也使得积雪和霜冻变得有了威力。诗人抓住这一特点,形象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万物生长的旺盛。

“起坐炉须拥”,起坐炉必须围上披肩。这句诗写出了室内的寒冷。“晨看木尽稀”,早晨起床时,看到树木已经稀疏,这里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又表现了时间的推移。

“徘徊问气势,死逼汉宫闱。”“徘徊”二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诗人面对萧索景象而无法排遣的内心苦闷。“汉宫闱”则指汉宫的庭院。“死逼”形容诗人内心的悲凉。“气势”指的是风雨交加的景象。“汉宫闱”暗含作者对朝廷政治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答案】

译文:

傍晚时分,在钟楼下的阁楼上,一阵急风吹来,使我感到寒气逼人。月亮升起时,月光透过窗户撒满了整个房

间。稍纵即逝的风,驱散了笼罩在周围的云雾,也使得积雪和霜冻变得有了威力。

起坐炉必须围上披肩。早晨起床时,看到树木已经稀疏,这里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表现了时间的推移。

徘徊,心中满是愁苦;问,我为何如此?“气势”,风雨交加的景象;“汉宫闱”,汉宫中的庭园。

赏析:

《夜泊牛渚怀古》一诗以景入情,寓情于景。首二句写景,描写了夜泊牛渚时的所见所闻。“风”“雨”“雪”三字,勾勒出一片肃杀凄凉的气氛,为下面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颔联写诗人因风雨大作而感到困顿,不得不起身烤火取暖。颈联写因风雨而感到寒冷,不得不围上披肩御寒,最后两句写诗人徘徊不定,愁绪满怀。全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把诗人夜泊牛渚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感写得真切感人,生动传神。

“起坐炉须拥”一句中的“拥”字用得十分巧妙,它不仅写出了屋内的寒冷,而且写出了人在寒风呼啸的夜晚里不能入睡时的焦躁不安。

“晨看木尽稀”,这两句诗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木”在这里是指树。“晨看木尽稀”中的“木”字指树木,“稀”指稀疏,整句的意思是清晨起来,看到树木已经稀疏。这里的“木”字既指树木,也指代了诗人自己,“稀”字既指稀疏、稀少,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徘徊”二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诗人面对萧索景象而无法排遣的内心苦闷。“死逼汉宫闱”,这句诗中的“死逼”一词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这句诗中的“汉宫闱”暗含作者对朝廷政治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