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南溪径尺鱼,渔人何事网常虚。
鱼行碧苇深先见,网入寒潭迥不舒。
东舍刈禾摇夕浦,西邻决水溜秋渠。
平生肉食忧空切,此日临渊意有馀。
南溪秋泛三首
其一
闻说南溪径尺鱼,渔人何事网常虚。
鱼行碧苇深先见,网入寒潭迥不舒。
东舍刈禾摇夕浦,西邻决水溜秋渠。
平生肉食忧空切,此日临渊意有馀。
注释:
闻说南溪径尺鱼,渔人何事网常虚。
听说南溪中有一条一尺长的鱼,为什么渔夫总是空手呢?
鱼行碧苇深先见,网入寒潭迥不舒。
鱼儿在水中游动时,碧绿色的芦苇丛中就能看见它们;当网进入寒冷的池塘时,鱼儿就游走了,鱼儿无法逃脱。
东舍刈禾摇夕浦,西邻决水溜秋渠。
东边的房子里割草的人把夕阳下的湖面都惊动了,西边邻居家开闸放水,秋天的水渠里水花四溅。
平生肉食忧空切,此日临渊意有馀。
我一生都在担忧吃肉的问题,而今天面对这清澈的水面却感到心情舒畅,内心充满了愉悦。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前半部分写捕鱼者之难,后半部分写捕鱼者之乐。诗人用“闻说”、“何事”等词,点明主题,为下文写捕鱼者之难做铺垫。
首句写捕鱼者之难。“闻说”二字表明诗人听到的消息是道听途说的。“南溪”、“径尺”等词语写出了捕鱼者捕鱼的艰难程度。
次句写捕鱼者之乐。“何事”一词表明诗人对于捕鱼者的困难感到不解。“常虚”说明渔夫们经常捕不到鱼。
第三、四句写捕鱼者之难。“鱼行”两句写出了鱼儿在芦苇丛中的灵活机敏,也暗示出鱼儿的机警和敏捷。“迥不舒”则写出了鱼儿一旦发现捕鱼人的网,就会立刻逃开的情景。
最后两句写捕鱼者之乐。“东舍”、“西邻”二句描写了两个邻居家的情况,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生死,甚至不惜破坏别人的利益。“肉食”一词写出了诗人对于这种行为的不满。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通过描写捕鱼者之难和捕鱼者之乐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