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干戈暮角悲,水行溪壑转春姿。
辞刘徐庶心先苦,回驭王阳愿不迟。
正月巴山犹碧树,孤舟峡口巳黄鹂。
并吞割据千年事,愁见岷峨有战旗。
蜀道干戈暮角悲,水行溪壑转春姿。
译文:蜀道上战争的号角声让人感到悲伤,水流湍急的溪壑间春天的风景也显得格外迷人。
注释:蜀道:指四川一带的山路。干戈:指战争。暮角:傍晚的号角声。水行:水上行进。溪壑:山间的溪流和山沟。转春姿:景色变得如春天一般美丽。
赏析:首句写在四川一带,战事频繁,号角声不绝于耳,令人心烦意乱。次句写在江水奔腾的山涧中行进,虽风景秀丽,却难掩内心的哀愁。全诗通过诗人对四川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辞刘徐庶心先苦,回驭王阳愿不迟。
译文:告别刘徐庶时内心深感痛苦,但回到王阳身边时愿望却并不迫切。
注释:刘徐庶:即徐庶,东汉末年的名士,曾为刘备出谋划策。回驭:回到原处或原来的地方。王阳:即王粲,东汉末年的文人,与徐庶同是汉末著名的才子。
赏析:诗人在送别刘徐庶时,心中满是不舍和痛苦,因为这次离别意味着他将离开自己多年的朋友,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然而,当他回到王阳身边时,他的愿望并不迫切,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这种复杂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成长。
正月巴山犹碧树,孤舟峡口巳黄鹂。
译文:正月的巴山依然郁郁葱葱,孤舟在峡谷口早已响起了黄鹂的鸣叫。
注释:巴山:指四川的大山。正月:农历正月,即冬季。碧树:形容树木的颜色青翠欲滴。孤舟:孤单的船只。峡口:峡谷的入口。巳:古代计时法中的十二地支之一。黄鹂:一种小鸟,其叫声清脆动听。
赏析:诗人用“碧树”和“黄鹂”这两个意象来形容巴山和峡口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并吞割据千年事,愁见岷峨有战旗。
译文:吞并、割据这千年之久的事情,让我看到那巍峨的岷山(即峨眉山)上飘扬着战争的旗帜。
注释:并吞割据:指历史上一些国家之间的争斗和兼并行为。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都是位于四川省的著名山峰。战旗:战争中的标志,这里比喻战争的残酷和无常。
赏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尤其是对那些因战争而改变的山河和历史的深深忧虑。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