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元明日初开历,除夕今年暗入春。
天地渐分三极色,行藏巳半百年身。
和烟浥浥梅应剧,滴露萧萧竹未匀。
喧岁不知宵遽曙,北云何处望枫宸。
【注释】
- 除夕:农历年(阴历)的前一天。
- 暗入春:农历新年的春天已经来临。
- 三极:指天地。
- 行藏:指人的行为与修养。
- 浥浥:湿润貌。
- 萧萧:雨滴声,这里形容竹叶被雨打湿的声音。
- 北云:北方的云雾。
- 枫宸:枫树成林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辛巳除夕(农历除夕)写的。诗的前半首写改元后的新春气象,后半首写自己的感慨和期望。
“改元明日初开历。”改元,即更换年号;初开历,即开始编写新历法。
“除夕今年暗入春。”除夕,是指旧年的最后一个日子,也是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刻;暗入春,是说今年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
“天地渐分三极色。”三极,是指天、地、人的三元。这里的“分”字用得非常好,它表示天地与人三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就像颜色混合在一起一样,难以分辨。
“行藏巳半百年身。”行藏,原指人的德行和行为,后来也用来指代人的生活状态或处世态度。这里的“巳”字指的是农历的第十个月,也就是四十岁。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已经活了五十年,经历了许多事,成为了一个成熟的人。
“和烟浥浥梅应剧,滴露萧萧竹未匀。”和烟,是指烟雾缭绕的景象;浥浥,是指水汽弥漫的样子。梅应剧,是因为梅花开放而引起的各种变化;萧萧,是指风吹过竹林时发出的声音。这里的“梅”和“竹”都是诗人眼中的自然景物,它们的变化都受到了诗人的关注。
“喧岁不知宵遽曙,北云何处望枫宸。”喧岁,是指喧闹的年景;宵遽曙,是指夜晚突然变成白天。这里的“北云”指的是北方的天空中的云雾。这里的“望枫宸”是指望着枫树成林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这个喧闹的年景中,人们不知道夜晚已经过去了,而北边的云层中又隐藏着一座美丽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