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人卑湿地,无日不思归。
况在浔阳见,君帆独北飞。

诗句原文:

连年卑湿地,无日不思归。

况在浔阳见,君帆独北飞。

注释解析:

  1. 连年卑湿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长期处于低洼潮湿的环境之中,暗示了环境的艰难和生活的不易。”卑地”通常指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而”湿”则描述了这种环境带来的不便和潮湿感。
  2. 无日不思归: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思念之情,无论何时何地,心中总是挂念着家乡。”无日”强调了思念的频繁和持久,”不思归”则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3. 况在浔阳见:这里使用了“况”字,表示进一步的情况或情况更为严重。”浔阳”是地名,指的是古代浔阳县,可能是诗人目前所在之地。”见”字则意味着诗人有机会亲眼所见。这两句合在一起,传达了诗人不仅常常怀念家乡,而且在浔阳这个地方,有更强烈的思乡情绪。
  4. 君帆独北飞:这里的“君帆”可能是指一位官员或客人的船只,而“北飞”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向北航行的情景。这可能暗示了这位官员或客人即将离开此地,或是诗人因某种原因不得不送别。

赏析:
《浔阳寄耿参政致仕》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连年卑湿地”与“无日不思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度。而“况在浔阳见”和“君帆独北飞”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独特理解和深刻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