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
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夏口夜泊别友人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赏析】
《夏口夜泊别友人》是明代著名诗人李梦阳的代表作之一。此诗通过描绘黄鹤楼前的景象和东游途中的遭遇,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
首句“黄鹤楼前日欲低”,以黄鹤楼为背景,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宁静景象。这里的“黄鹤楼”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地方;而“日欲低”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到来。
次句“汉阳城树乱乌啼”,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地域——汉阳城。这里,乱鸣的乌鸦成为城市喧嚣的象征,也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诗人用“乱乌啼”来形容,旨在表现汉阳城的繁忙和喧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烦躁。
第三句“孤舟夜泊东游客”,则转入诗人自己的体验。他独自乘舟东行,夜泊在江边。这一行为本身即是一种孤独与冒险,而“东游客”则强调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漂泊感。
最后一句“恨杀长江不向西”,则是对前面三句的总括与升华。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长江之上,怨恨它不向东流去,这样自己就不会离开这片充满回忆的地方。这种情感表达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往的回忆。
《夏口夜泊别友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现实又富有诗意的场景。通过对自然、人物及情感的细腻刻画,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不舍,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