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东林思虎溪,大平徒在玉渊西。
孰能觔力长攀陟,石壑长林日易低。

注释:

  • 大平寺:这是诗中的寺庙名称,位于玉渊西边的大平原上。
  • 曾:曾经,过去。
  • 东林思虎溪:虎溪是指老虎出没的溪流,这里指代诗人过去在东林寺时的思考和感悟。
  • 平地徒有:平地徒有,意思是说大平寺虽然建在平地上,但却没有真正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 徒:仅仅,只是。
  • 玉渊西:玉渊,指的是美丽的湖泊或者山涧。西,在这里表示方位,西方。
  • 孰能:谁能?
  • 觔力:形容攀爬时的力气和努力。
  • 长攀陟:长期攀爬。
  • 石壑长林日易低:意思是说石壑和长林中的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低矮和平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大平寺的经历,表达了对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思考和感慨。诗中以“东林思虎溪”开头,暗示了诗人过去在东林寺时的所思所感,以及他对于学问和真理的追求。接着,诗中用“平地徒有”来表达对大平寺的讽刺,认为尽管寺院建在平地上,却没有真正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随后,诗人转向对攀爬的描述,强调了攀爬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最后,诗中提到石壑和长林,意味着时间流逝和世事沧桑,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自然的看法。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大平寺的描述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