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堑沿堤二里馀,柳墙茅屋此成居。
浣花便拟吾何忝,独愧穷愁懒著书。

注释:

城南别业:城南的别墅。别墅:在城市郊外或风景优美的地方建造的住宅,供人居住和休息的场所。

傍(bàng)堑(qiàn):挨着水壕。

沿堤:沿着堤坝修建。

柳墙茅屋:柳树环绕的围墙和茅草房屋。

此成居:已经成为了住所。

浣花便拟吾何忝(tiǎn):在浣花溪畔居住,我还有什么可惭愧的呢?

独愧穷愁懒著书:独自感到穷困和忧愁,懒得写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勃在唐代大历元年(766)所作,当时他因参加进士考试而未能中第,心情极为郁闷,于是在成都城郊的浣花溪畔买下了一座别墅,准备长期居住,以便潜心创作,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全诗抒发了他苦闷压抑的心情,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以及对于仕途坎坷、人生道路艰难曲折的无奈。

第一句“傍堑沿堤二里馀”,描绘了诗人选择别墅地点的情景。这里既有水壕的阻隔,又有堤岸的依托,距离城郭也不过二里左右,既远离喧闹又接近自然,为诗人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环境。

第二句“柳墙茅屋此成居”,表达了他对别墅环境的满意之情。这里的“柳墙茅屋”既是对别墅外观的描述,也是对别墅生活环境的隐喻。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投射到这片土地上,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状态。

第三句“浣花便拟吾何忝”,展现了诗人在别墅中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浣花”指的是浣花溪,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定居,意味着他要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摆脱世俗的羁绊,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自满或自得,而是感到了某种愧疚或不安,这可能是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身份地位与别墅的环境和条件并不相符。

第四句“独愧穷愁懒著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穷愁”指的是诗人面临的困境和挫折,而“懒著书”则揭示了他不愿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诗人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但他内心深处依然怀揣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希望能够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奈,这使得他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和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对别墅环境的描述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和困惑时的复杂心境。他的感慨和自嘲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失落和无奈情绪,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