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阴痗昏氛,我行值嘉明。
白日展冬耀,雪霁松林清。
景异赏贵延,朋集杯难停。
入筵午未端,归骑夕已冥。
衡风振岩廊,铃索抗高鸣。
塔虚响先奔,珠圆光易倾。
超物虑可澹,遗荣累果轻。
久枉证诠理,一悟得所徵。
【注释】
久阴:长时间阴天。痗(yín):病。昏氛:昏暗的雾气。
嘉明:美好的时光。冬耀:冬天的阳光。
景异赏贵延:风景奇异,赏心悦目,令人留恋。延,延长。
朋集杯难停:朋友聚在一起,酒杯难以停下。
入筵午未端:走进宴会的中午时分。
归骑夕已冥:傍晚时分,骑马回家已经看不到了。
衡风:山间的清风吹过。振岩廊:在山岩走廊里吹过。
铃索:挂钟的绳索。抗高鸣:挂在高处的铃声响彻。
塔虚:指佛塔空无。先奔:首先响起。
珠圆光易倾:像圆珠一样晶莹剔透,光线容易散开。
超物虑:超越了世俗的忧虑。可澹(dàn):可以淡泊。
遗荣累果轻:抛弃荣耀与名利,心灵轻松自在。
久枉证诠理:长久以来无法理解的道理。一悟得所征:突然之间理解了一切。
【赏析】
《送李侍御之润州》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一个姓李的官员,他叫李侍御,从题名可知是唐代人写的。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当时白居易在江州当司马,而李侍御则从苏州来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市)。诗中描写了作者与李侍御分别时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质朴,感情自然真挚,风格清新俊朗。
首联写久雨之后晴空万里,天气晴朗,万物生机勃勃,为下文描绘美丽的景色作铺垫。
颔联两句对仗工整,“白日”、“冬”、“霁”、“松林”,四个意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雨后初晴、松林雪霁时的景象。其中用“展”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阳光明媚、光芒四射的特点;“清”字则写出了松林雪后空气清新的特点。
颈联写友人相聚欢歌畅饮,但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两句诗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和惜别之情。
尾联写诗人在宴会上饮酒至黄昏时分才离开,而友人骑马离去已是夜色深沉,使人不禁感慨万千。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