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何方来,哀鸣向西北。
我欲缚此鸟,天路险且棘。
悠悠浮云行,照我暮颜色。
丈夫重几微,男儿死邦国。
长鲸一奔逃,万网不可得。
平生反掌志,对此空叹息。
亭亭特生杜,道傍皖其实。
孤桐虽良材,弃掷处遐域。
而余竟焉往,呜呼泪沾臆。
注释
(1)古意:古代的情趣。
(2)有鸟何方来,哀鸣向西北:那鸟儿是从何方飞来?它悲哀地鸣叫,声音是向西北。
(3)我欲缚此鸟,天路险且棘:我要捉到这小鸟,但天路艰险又多荆棘。
(4)悠悠浮云行,照我暮颜色:飘浮的白云在天空中缓缓移动,映照着我的晚景。
(5)丈夫重几微,男儿死邦国:一个志士看重的是细微之处,一个男儿为国家献身。
(6)长鲸一奔逃,万网不可得:大鲸鱼一逃走,千万网都捕不到。
(7)平生反掌志,对此空叹息:我平生的愿望就是如此轻松就能实现的事情,面对眼前却只能空自叹息。
(8)亭亭特生杜,道傍皖其实:高高的梧桐树生长在道旁,它的果实却是苦涩的。
(9)孤桐虽良材,弃掷处遐域:孤独的梧桐虽然是个好材料,却被丢弃在遥远的边远地区。
(10)而余竟焉往,呜呼泪沾臆:而我最终还是要离去啊,唉!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襟。
赏析
这首诗以“古意”为题,写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看法。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六句是第一部分,写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中间六句为第二部分,写诗人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最后八句为第三部分,写诗人对理想破灭后的悲愤。
首联“有鸟何方来,哀鸣向西北”,诗人从一只鸟儿的哀啼中引出了他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他对友情的思念。
颔联“我欲缚此鸟,天路险且棘”,诗人想要捉住这只鸟,但是却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失去了这个机会,他已经无法再抓住任何机会了,他的心也已经被束缚住了。
颈联“悠悠浮云行,照我暮颜色”,诗人看着天空中飘动的浮云,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他觉得自己就像那飘动的浮云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尾联“丈夫重几微,男儿死邦国”,诗人感叹自己是一个志士,但是他的命运却如同那飘荡的浮云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他也感叹自己是一个男儿,但是却无法为国家效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深感慨。他对于人生有着深深的理解和感慨,他对于友情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也对于理想有着坚定的信念。然而,这一切都被现实的残酷所打破,让他感到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