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东南天鼓鸣,我军灭胡功可成。
道之将行岁在已,星落辕门悲孔明。
尚书头颅血洗箭,马革缠尸亦堪羡。
夷门野夫国士流,痛哭天遥夜雷电。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内容主要是描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诸葛亮在北伐中原时,由于天气和地理条件不利,最终未能成功的情况。

诗句解释与关键词注释

  1. 仲冬东南天鼓鸣 - “仲冬”指的是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十一月。”东南天鼓鸣”形容天空中雷声隆隆,如同战鼓之声。
  2. 我军灭胡功可成 - 这句话表达了对军队灭掉北方胡族的期望和信心。”灭胡”是指消灭胡人(古代指北方游牧民族)。”功可成”则表明这一目标有可能实现。
  3. 道之将行岁在已 - “道之将行”是指军事行动即将开始。”岁在已”中的”已”是农历的一年,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年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按照节气和时间推算,这个行动应该在这一年进行。
  4. 星落辕门悲孔明 - “星落辕门”形容星星坠落在辕门外,这里可能是指星星陨落的情景。”悲孔明”中的”孔明”是指诸葛亮,这里可能是在哀悼诸葛亮。
  5. 尚书头颅血洗箭 - “尚书”可能是官职名称,”头颅血洗箭”形容被杀的人头被当作箭靶,鲜血淋漓。这可能是指诸葛亮因为战事不利而被处死的情景。
  6. 马革缠尸亦堪羡 - “马革”是古代用皮革包裹尸体的做法,”缠尸”形容尸体被裹在马皮里。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像马一样裹尸而去,也是一种值得羡慕的死法。
  7. 夷门野夫国士流 - “夷门”可能是地名,”野夫”是乡下人的意思。”国士流”形容有才德的人。这句诗是在赞美那些有才德却不受重用的人。
  8. 痛哭天遥夜雷电 - “痛哭”表示非常悲痛。”天遥”形容天地之间相隔遥远。”夜雷电”可能是指夜晚雷电交加的景象,用来象征战争的残酷和悲哀。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评价和态度。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