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骅骝不可见,世人任耳不任目。玉勒金羁满地行,可道中无千里足。
君收此马画者谁,凝豪苦意求其骨。尺缣飒爽毛鬣动,凌风似欲真驰突。
曹霸画马无此精,拂拭惨澹神气生。细观决非近代物,印押剥落无姓名,四海只今多战争。
安得此马一敌万,络头骑出千人惊,擒戎破虏任横行。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注释及译文,鉴赏“画马行”的内容和特点。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大意,然后逐句分析,最后总结其特点。

“呜呼骅骝不可见,世人任耳不任目。”这句是说:可惜啊,这匹千里马已看不到了,人们只听别人说它如何神骏,而不去看它的实际样子。骅骝是良马,千里马更是难得一见的好马,作者感叹世上的人只相信别人的说法,而不愿意亲自去观察,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表达了自己对世道人心的失望。

“玉勒金羁满地行,可道中无千里足。”这句是说:只见那些用玉饰的马笼头、金饰的马嚼子,满街都是,可这些只是一些没有千里脚力的东西。玉勒金羁指的是马笼头、马嚼子,用玉饰之,用金饰之,表明马非常高贵,然而这样的马却只能在道路上行驶,而不能奔驰于广阔的草原上,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华而不实的虚有其表之物的讽刺。

“君收此马画者谁,凝豪苦意求其骨。”这句是说:你从何处得到了这匹千里马?一定是费尽了苦心才画出了它的精神。画马要画出它的精神和气势,不能仅仅画出它的外表,这一句写出了画技的高超,也暗含着诗人的自豪感。

“尺缣飒爽毛鬣动,凌风似欲真驰突。”这句是说:一幅绢画,在尺幅之间显得十分潇洒生动,仿佛马儿的鬃毛都要飘动起来似的。飒爽的意思是潇洒自如,这里形容画得非常好。这句话赞美的是画马技艺高超。

“曹霸画马无此精,拂拭惨澹神气生。”这句是说:曹霸的画马虽然也很好,但还比不上李氏父子画的马精彩。这里的“惨澹”指暗淡,这里指神情黯然失色,表现出画马的神气不足。

“细观决非近代物,印押剥落无姓名,四海只今多战争。”这句是说:仔细观看这匹马绝不是近代的物品,而且上面的印章都已脱落,无法辨认出它的主人了,现在的天下战乱不断。这句话写出了这匹千里马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安得此马一敌万,络头骑出千人惊,擒戎破虏任横行。”这句是说:如果得到这样一匹千里马,就可以用它来抵御敌人,使千军万马都为之震惊,打败敌军,让敌军闻风丧胆。这里的“络头”即辔头,用来系住马嘴的。这句意思是说如果有这样的马,就可以驾驭千军万马纵横驰骋,所向无敌,表现出强烈的战斗激情和胜利信心。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画马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首联两句,点明主题。骅骝,古代良马名。画马行,以画为题。开头两句写画马之人,言外之意是在暗示画马的人没有见过真正的骏马,只是凭别人的描绘去想象。

颔联两句写画马之人的技艺,与颈联两句相对,进一步强调其画马技艺高超,并暗含着诗人的自豪感。

颈联两句写画马之妙,既写出了画马之精,又暗含着对画工画技的赞美。

尾联两句写画马之实,既写出了马的真实情况,又暗含着对现实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诗前小序交代诗题由来:“余昔见画马者,谓余曰:‘先生好画乎?’余曰:‘何暇及此!’乃命笔作数马于绢素之上。”“画马”一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李白《古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甫《绝句》云:“忆过贾家桥,西凉太守亭”,等等。而李梦庚此诗则有所不同。他以画马为题,将画马作为诗歌的主要内容,且一反前人以画喻诗的做法,将咏物与抒怀紧密结合在一起。诗的前六句主要描写画马者画马的情景,而第七句开始则转入对画马本身及其艺术价值的议论,最后四句则是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因此可以说,此诗是以诗言画、以画言志的典范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