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逶迤如北固,山下仿佛京口树。
茅堂花蹊三月暮,萋萋旧草春游路。
一从画师扫烟墨,客堂日夜流江色。
江色依微带瓮城,游子归魂逗南北。

【注释】

青山:指山岭。逶迤:曲折连绵的样子。如:像。北固:即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因山形似古代的铜雀台而得名。茅堂:茅草覆盖着的小屋或亭。花蹊:鲜花铺就的小路。萋萋:茂盛的样子。旧草:指春天刚刚长出的嫩草。游路:游览的地方。客堂:客人住的房屋。流江色:映照在江面上。依微:隐隐约约的样子。瓮城:古代城墙有门洞而周围用泥土堆成的小山,称瓮城。游子归魂:指游子思念故乡的魂魄。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居金陵时,描绘的是一幅春暮时节,江山依旧,游子思乡的景象。

首句写山势之远,“青山”二字点出京口,又以“逶迤”形容其绵延不绝之状,仿佛是北固山上的青翠延伸至远处,使人感到这青山似乎一直延伸到了远方的天边。接着,诗人转而描写山脚下的景色,将目光投向山下。这里,“京口树”三字不仅让人想起了京口的古树,也隐含了诗人对京口这片土地的情感与记忆。

画面转到了三月暮春的时节,诗人漫步在鲜花铺就的小路上,感受着春天的气息。然而,在这美好时光的背后,却有着一丝淡淡的哀愁。“萋萋旧草春游路”一句,既是对往日游历的回忆,也是对时光易逝、美景不再的感慨。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也展现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忧伤。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自从被画师扫去烟墨之后,他日夜都在思考着如何再现那些美好的景色。这里的“扫烟墨”不仅是对画作中景物的真实再现,更是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一句则转向了现实。江色依微带瓮城,游子归魂逗南北。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水缓缓流淌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游子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每一个游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无论是东还是西,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