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道人年半百,颜如渥丹发不白。
饥餐玉芝坐双凤,渴收石髓煮金液。
海月西照宁仙桥,道人桥头吹紫箫。
夜半鸡鸣日毬跃,扶桑滚滚生红潮。
【赏析】
此诗为赠沧洲道人之诗。沧洲,在今浙江海盐西南。《太平寰宇记》卷一六四引《图经》:“(钱唐)东南一百里海中,有沧洲山。”沧洲山即指此。沧洲道人年半百而颜如渥丹、发不白,是说其仙风道骨、高洁不凡的风度。饥餐玉芝坐双凤,渴收石髓煮金液,意谓他饮食皆由天然之灵物制成,饮则可长生不老,食则能补益身体。海月西照宁仙桥,道人桥头吹紫箫。海月,即海上明月。宁仙桥,即仙桥,又名宁公桥,在海盐县南。沧洲道人乘月夜,吹奏着悠扬的紫箫,其音韵清越,宛如仙乐。夜半鸡鸣日毬跃,扶桑滚滚生红潮。鸡鸣与日出,均为自然现象。“毬”字乃“球”之误。“扶桑”,即扶桑树,神话中东方的一棵神木,太阳是从这棵扶桑树上升起。这里以扶桑喻沧洲道人的长生不老之术。日毬,指太阳,也喻道人的仙术神奇非凡,能使太阳也为之动色。
全诗描绘了沧洲道人的仙风道骨和神奇神通,表达了诗人对道人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