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饥则附我,父顺子逆,子右父左。
彼则万只,谁曰千只。
彼烹牛美妻,尚望樵山而秉犁。
招安歌
鹰饥则附我,父顺子逆,子右父左。
彼则万只,谁曰千只。
彼烹牛美妻,尚望樵山而秉犁。
译文:
鹰饿了就会依附于人,父亲顺从儿子的叛逆,儿子在父亲的左边,妻子却站在丈夫的右边。他们拥有的是成千上万的鹰,而不是几百。即使他们烹饪美味的牛肉来款待妻子,妻子仍希望去山上砍柴,并继续耕田种地。
注释:
- 「鹰饥则附我」:意思是说,当鹰感到饥饿时,它们会依附于猎人或饲养者。
- 「父顺子逆,子右父左」:这句话描述了父子之间的权力关系,父亲通常顺从儿子的意愿,而儿子可能反抗父亲的命令。这种关系在许多文化中都是常见的。
- 「彼则万只,谁曰千只」:这句话表示对方拥有的是成千上万的鹰,而不是几百只。暗示了数量的巨大差异。
- 「彼烹牛美妻,尚望樵山而秉犁」: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画面,其中鹰的主人正在为他的妻子准备美味的牛肉,同时她仍然渴望去山上砍柴和耕地。这反映了一种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然劳动的依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家庭中的权力动态和个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诗中的“鹰”象征着财富、权力或地位,而“我”、“父”、“子”、“妻”则代表了家庭的每个成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诗中的“烹牛美妻”和“尚望樵山而秉犁”,不仅展示了家庭成员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传统生活和工作态度的坚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