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人初寂,迢迢夜未央。
秋声惟野树,月影自寒塘。
归路纡情远,旧游入梦长。
故园有丛菊,花发似重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旅夜书怀二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悄悄人初寂,迢迢夜未央。
- 悄悄人初寂:”悄悄”指的是静悄悄的,没有人声;”初寂”表示刚刚开始安静,夜晚还未完全寂静。这句话描绘了夜晚开始时的情景,环境显得格外宁静和孤独。
- 迢迢夜未央:”迢迢”意味着遥远,这里形容夜色深沉,看不到尽头;”未央”通常指的是天尚未亮,但这里用来强调夜晚的漫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无尽长夜的感受,似乎夜色无穷无尽。
秋声惟野树,月影自寒塘。
- 秋声惟野树:”惟”在这里有”只有”的意思,强调只有树木在秋天发出声响;”秋声”指秋天的声音,如落叶、鸟鸣等自然声音。这一句通过声音来传达季节的变化,突出了秋天的氛围。
- 月影自寒塘:”自”表示独自或独立地,强调月亮的影子投射在水中;”寒塘”指的是寒冷的水塘,暗示月光照射下的水面显得格外清澈和寒冷。这句话通过描写月影,营造了一种清冷而美丽的夜景。
归路纡情远,旧游入梦长。
- 归路纡情远:”纡情”指的是情感曲折,难以平顺;”远”表示情感的距离遥远,无法触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情感复杂,既有留恋也有无奈。
- 旧游入梦长:”旧游”指的是过去的游历或经历;”入梦长”表示这些回忆进入梦境的时间很长,仿佛永远不会结束。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故园有丛菊,花发似重阳。
- 故园有丛菊:”故园”指的是家乡或旧居;”丛菊”指的是成簇的菊花,象征着秋天的美丽和丰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花发似重阳:”花发”指的是花开,”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庆祝,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这里的”似”表示类似或相似,暗示着诗人看到菊花盛开的景象,联想到重阳节的美好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秋天美景的独特感受。通过对夜晚、秋天、月光和菊花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宁静、美丽、怀旧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