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海上来,袖有双明珠。
得自骊龙窟,精彩常不渝。
问之将谁遗,云今有良图。
君王遣使者,索宝穷海隅。
怀此信已久,欲因献上都。
余为长叹息,请君勿踟蹰。
夜光世所珍,兹行必见孚。
觏之人共赏,安有按剑徒。
会看充御府,贵重拟璠玙。
【注释】
- 客从海上来:来自海上的客人。
- 袖有双明珠:指徐名卿,“名卿”是对他的雅号。
- 得自骊龙窟:指得到两颗珠子。
- 精彩常不渝:意思是珍珠光彩明亮,永不改变。
- 问之将谁遗:问是谁赠送给这个人的。
- 云今有良图:说现在有好的计划或打算。
- 君王遣使者:指皇帝派遣使者。
- 索宝穷海隅:索取珍宝,遍及海角天涯。
- 怀此信已久:心中一直想着这件事。
- 请君勿踟蹰:请你不要犹豫不决。
- 夜光世所珍:夜光石是古代珍贵的宝石,这里用来比喻这颗珍珠。
- 觏之人共赏:观赏的人一起赞美。
- 安有按剑徒:哪有像你这样的人,只会舞刀弄枪。
- 会看充御府:最后会被放在皇室收藏室中。
- 贵类拟璠玙:珍贵得像美玉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徐名卿秀才的诗篇。徐名卿,字君明。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与李邕、张籍并称为“唐初四杰”。这首诗通过描写一颗夜明珠被献上,受到皇帝的重视和赏识,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鼓励之情。
第一句:“客从海上来”,描绘了这位客人来自遥远的海域。“海上”暗示了其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第二句:“袖有双明珠”,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客人的身份和特征。他随身携带的是两颗珍贵的珠宝,即珍珠。这两颗珍珠可能代表着他的才华和成就,也可能是他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句:“得自骊龙窟”,表明这两颗珍珠是从一条神秘的深海中取得的。这里的“骊龙窟”可能指的是一个藏宝之地,象征着珍贵和神秘。
第四句:“精彩常不渝”,意味着这两颗珍珠光彩夺目,永远不变。这表达了诗人对这颗珍珠的美好祝愿,希望它能够长久地闪耀着光芒。
第五句:“问之将谁遗”,诗人询问是谁将这两颗珍珠赠送给了他的朋友。这里的“将”表示“把”,“谁遣”即“谁赠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于朋友之间互赠礼物的感激之情。
第六句:“云今有良图”,意味着现在已经有了好的机会或计划。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他能够在未来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第七句:“君王遣使者”,描绘了皇帝派遣使者前来寻找这颗珍珠的场景。这里的“使者”是指皇帝派遣来寻宝的人,也暗示了皇帝对这颗珍珠的重视和欣赏。
第八句:“索宝穷海隅”,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寻找珍珠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同情和理解。
第九句:“怀此信已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友谊的珍视和感激。他认为他们之间的友情已经存在很久了,这份感情是深厚的。
第十句:“请君勿踟蹰”,这是诗人对朋友的鼓励和劝说。他认为你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犹豫不决。
第十一句:“夜光世所珍”,用夜光石来比喻这颗珍珠,意味着它是非常珍贵的。这表达了诗人对这颗珍珠的赞美和赞赏。
第十二句:“觏之人共赏”,描绘了观赏珍珠的人们共同赞美的场景。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友谊和美好的祝愿。
第十三句:“安有按剑徒”,用“按剑徒”来形容那些只会舞刀弄枪的人,意味着这些人是不值得称赞的。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的勇士或英雄人物的赞赏和敬仰。
第十四句:“会看充御府”,最后指出这颗珍珠会被放在皇家收藏室中,意味着它将会受到最高的尊重和珍视。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友谊的祝福和期望。
第十五句:“贵类拟璠玙”,用“贵类”来形容这颗珍珠的价值,意味着它非常珍贵,就像美玉一样。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友谊的赞美和赞赏。
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的祝福和鼓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