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登孤嶂俯郊原,指点东湖远近村。
齐女墓荒枯树老,言游祠古断碑存。
一泓白水通湖口,几点青山近海门。
此地旧传多圣迹,重来期与故人论。

【注释】

虞山: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绝顶:山顶。晴登孤嶂:在晴朗的日子登上虞山的高峰。指点:指指点点,形容远望所见。东湖:虞山之北有一个大湖泊叫东湖。远近村:远处的村庄。齐女墓:传说中春秋时齐相晏婴的女儿晏娥死于齐景公之乱后葬于此地而得名。荒枯树老:荒废了的树和枯萎了的老树。言游祠古断碑存:言谈游历祠堂里保存着的一块古老的石碑。一泓:一条清澄的水波。白水:清澈见底的湖水。近海门:指靠近海边的地方。旧传多圣迹:相传这里曾经有很多圣人的遗迹。多圣迹:很多圣地。重来期与故人论:再一次来到这里希望能与老朋友一起讨论。

【赏析】

这是一首写登山临水的诗。首联写登高所见;颔联写登高所感;颈联写登高所思;尾联写再登高所望。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作者五十岁的时候,诗人因受谗毁,被迫离开朝廷,隐居到家乡,所以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归隐后恬淡闲适的心情。

首联“晴登孤嶂俯郊原”,写的是作者登上虞山的高峰,远望郊野原野的情景。“孤嶂”指的是虞山上的一座小山峰,“晴登”表明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登的山。“俯郊原”则是指站在山上向下看原野。这一句写的就是诗人站在山上所看到的原野景色。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知道,虞山是座很高且很陡峭的小山,站在上面可以俯视周围的原野。

“指点东湖远近村”,写的是诗人在山上看到远处的东湖边上有几个村庄。“指点”是诗人用手指向的意思,“东湖”是指虞山脚下的一个较大的湖泊。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站在虞山的高峰上可以看到远处的东湖和几个村庄。

“齐女墓荒枯树老”,写的是诗人在虞山上看到了一个荒废的坟墓,旁边还有一些枯萎的老树。“齐女”是指春秋时期的名将晏婴的女儿晏娥,因为晏婴被齐景公杀害,她也被害死了。“齐女墓”是指晏娥的坟墓,“荒”是荒芜的意思。“枯树老”则是说这些树木已经枯死了。这一句写的是在虞山上看到的这个坟墓和旁边的一些枯萎的老树。

“言游祠古断碑存”,写的是诗人在虞山上看到了一块保存下来的古老的石碑,是有关“言游祠”的记载。“言游祠”应该是一个与晏婴有关的纪念祠宇,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三国志》记载,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羞辱他,就派人送他一把剑,晏婴把剑扔在地上,楚王以为他不敢拿,于是就拔剑砍自己的脚,最后自杀了。这块碑可能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贤者而刻上去的。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在虞山上看到的情况,是关于这个祠宇的石碑还在。

“一泓白水通湖口”,写的是虞山脚下有一条清澄见底的湖水,它通向了湖口。“一泓”是一条清澈的水潭。“白水”指的是这条清澄见底的湖水,“通湖口”则是说这条湖水通向了湖口。这一句写的是在虞山山下看到的这条湖水。

“几点青山近海门”,写的是诗人看到的靠近海边的几个青山。“一点”是数词,表示数量少,“几点”则是指这几个青山。“青山”是绿色的山,“海门”则是海边的门户。这一句写的是在虞山脚下看到的这些青山和它们靠近海边的位置。

“此地旧传多圣迹”,写的是在这个地方曾经有很多圣人的遗迹。“旧传”是过去流传的说法,“多圣迹”则是说这里曾经有很多圣人的遗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这个地方曾经有很多圣人的遗迹,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只有一些荒废的坟墓和枯死的树木存在。

“重来期与故人论”,写的是诗人再次来到这里,希望能够与老朋友一起讨论一下这里的景物和历史。“重来”表示诗人再次来到了这里,“期与故人论”意思是希望与老朋友在这里谈论一下。这一句写的是诗人的愿望。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