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车已驾衡门下,将去复留情不舍。
举家欲语畏郎嗔,独自登车无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还思初嫁时。
父母殷勤受明礼,良媒宛转来通辞。
入门即听舅姑语,妇道营生在勤苦。
淡妆不用画蛾眉,朝采蚕桑暮机杼。
亦知朴陋人所厌,习成天性终难变。
丈夫有才常好新,贱妾薄命何嗟怨。
缫丝在车犹未除,亭午当炊谁下厨。
但得新人亦似此,庶免高堂烦老姑。
到家无面见邻姬,独掩寒闺双泪垂。
小时只恨青春促,今日方愁年老迟。
【注释】
①弃妇:古代女子因被丈夫抛弃,或丈夫另娶而称自己的妻子。
②驾衡门:指男子出外经商或做官,家中妻女守着空房。
③将去复留情不舍:将要远行时又留下不走。
④举家欲语:全家人想说却又不敢说。
⑤登车无送者:独自登上车子没有送行者。
⑥吞悲惟恐路人知:强忍着悲伤唯恐被人知道。
⑦默默还思初嫁时:默默地回忆起自己当初出嫁的时候。
⑧父母:这里指公婆。
⑨殷勤:恳切。
⑩媒人:介绍婚事的人。
⑪入门即听舅姑语:刚一进门就听见公婆在说话。
⑫营生:生计,谋生。
⑬淡妆:素妆。
⑭蛾眉:女子的眉毛。
⑮蚕桑:养蚕和种桑。
⑯朴陋:质朴简陋。
⑰天性:天生的本性或习性。
⑱贱妾:地位低下的妻子。
⑲嗟怨:怨恨。
⑳缫丝:把蚕茧抽丝成丝线。
㉑亭午:正午。
㉒下厨:做饭。
㉔庶免:或许能够免除。
㉕高堂:指父母。
㉖邻姬:邻居的女子。
㉗寒闺:寒冷的内室。
【赏析】
这首诗是写弃妇的自诉,表现了弃妇的悲惨命运和对生活的绝望心情。全诗共八句,可分作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叙述弃妇出嫁的情景;后四句为第二部分,诉说弃妇婚后的痛苦生活。第一部分以“弃妇辞”点题,用回车已驾衡门下,将去复留情不舍等诗句,描写了弃妇辞别丈夫的情景,反映了她对婚姻生活的留恋和不幸遭遇的悲哀。第二部分以“入门”“闻舅姑语”“但得新人亦似此”为开头,描写了弃妇婚后的生活。最后两句“但得新人亦似此,庶免高堂烦老姑”,表达了弃妇希望过上新生活的愿望。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了弃妇婚后的悲惨生活,使诗的主题更深刻,感情更加激越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