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湘沅春水来,浩浩荡荡无际涯。手携童冠二三子,直登落日钓鱼台。
钓台之古清尘埃,绿杨白石荒苍苔。钓台之幽散花竹,断崖绝壁何崔嵬。
风潭百顷鱼龙走,海上万叠烟云开。周宗相业嗟已矣,汉代客星安在哉。
空馀高隐垂纶处,风帆沙鸟相迟徊。渡头人尽遥天暝,东山片月如飞镜。
渔船浦屿火初明,僧寺林塘钟已静。长漠漠,山云浮,长悠悠,江水流。
人生几何奈易老,昨日红颜今白头。富亦不须乐,贫亦不须忧。
道大小天地,义重轻王侯。有酒即合就君饮,饮即醉,不醉至死不肯休。
谁能更问名与利,自今辜负钓台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然后仔细阅读各项要求,逐项分析。本题中第一题是赏析诗句,第二题是分析诗歌的手法。

本诗前四句写春水到来,登台观景。“钓台”即指钓鱼台,相传是楚大夫屈原自沉的地方,位于洞庭湖中。诗人在湘沅一带春水涌动之际,携童冠二三子登上钓台,眺望湖光山色,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后四句写登台所见之景。“钓台之古清尘埃”,钓台上长满青苔,显得有些荒凉;“钓台之幽散花竹”,钓台上有花草树木,显得幽雅恬静;“断崖绝壁何崔嵬”,断崖绝壁高耸入云。最后两句写诗人对钓台的感慨:当年周宗相业辉煌,汉代客星照耀天下,而今钓台寂寞无人问津;自己空余垂钓之地,只能与风帆沙鸟相伴。最后三句写渔人归去,天色已晚,诗人感叹人生易老,红颜易改。结尾两句点明主旨:富足时不必乐,贫穷时不必忧。

【答案】

(1)译文:一夜间湘江沅水来,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手牵儿童帽儿帽儿上二三子,直登上落日中的钓鱼台。钓台之上昔日清尘,青苔满地荒草凄凄。钓台之中幽深静谧,花木繁茂翠绿如茵。断崖绝壁高耸入云,多么壮观啊!昔日周朝相业辉煌,汉代客星照耀天下,如今钓台寂寥无人问津。空余我独自垂钓之处,只能与风帆沙鸟相伴。夕阳西下,渔人纷纷离去,夜色沉沉笼罩四周,东山一片月色明亮。渔船浦屿初升的火把,僧寺林塘响起的钟声。长长的夜幕降临大地,山间云雾浮游不定,长江之水悠悠流淌。人生短暂岁月易逝,昨日红颜今已衰老。富贵不须欢乐自得,贫贱不必忧愁自安。道义大小天地一样,王侯之尊贵轻于王侯。有酒就该与君同饮,饮罢酣醉至死方休。谁能再去计较名利,从今以后辜负了钓台的游乐。

(2)注释:①钓台:传说为古代楚国大夫屈原自投汨罗江处。②渔父:渔者自称或他人称渔夫。《史记》记载:渔父劝刘邦放弃争夺帝位的念头而隐遁江湖。③渔父歌:即《渔父》,为渔翁唱的歌。④渔父辞:渔父所唱的歌辞。⑤沧浪:水深广貌。⑥苍苔:青黑色的苔藓。⑦崔嵬:高耸的样子。⑧飞镜:形容月亮明亮如镜。⑨名与利:名声和利益。⑩长漠漠:长长久久,长久不息。①重:重要、重大。②悠悠:悠远、长久。

赏析:此诗写春末夏初的景物。首联描写春水到来,诗人携童冠二三人登上钓台,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颔联以拟人的手法描绘钓鱼台的古老、清静、荒败和寂静。颈联描写了钓鱼台周围景色的美丽与幽静。尾联抒发了诗人对钓台的感慨之情,同时表明了他对名利的看法。全诗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