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开胜倚天都,揔入江山作画图。
古殿丹青传色相,上方日月护浮屠。
老僧解说前朝事,指客遥看六代湖。
同泰寺荒春草遍,雨花台畔莫云孤。

【赏析】

《报恩寺登琉璃塔绝顶》一诗,是作者在南京游览报恩寺时所作。诗中以“文皇”自况,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现实、未来的思考和感受。

首联“文皇开胜倚天都”,意思是说,历史上的皇帝们依靠着上天的力量来统治国家,如今我也依仗着自己的智慧,站在这座高高的琉璃塔上俯瞰大地。这里的“文皇”指的是历史上的皇帝们,如唐太宗李世民;“文皇”也暗含了作者自己,因为他曾经担任过皇帝。“倚天都”则是指站在这座高高的塔上,仿佛可以依靠上天的力量来统治一切。

颔联“揔入江山作画图”,“揔入”是一个动词,表示进入的意思;“江山”则是指中国的大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进入这片江山之中,就像是一位画家在画布上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江山”不仅仅是指中国的土地,也可以理解为国家的繁荣昌盛。

颈联中的“古殿丹青传色相”和“上方日月护浮屠”都是对琉璃塔的形象描述。其中,“古殿丹青传色相”指的是琉璃塔上的古老建筑和彩绘,它们通过色彩的运用,展现了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气息。而“上方日月护浮屠”则是对琉璃塔的一种象征性的描述,象征着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耀着这座塔,使其更加庄严和神圣。

尾联“老僧解说前朝事,指客遥看六代湖”,意思是说,有一位老和尚正在为我解说前朝的事情,而远方的湖面上,似乎可以看到过去的六朝时期的景象。这里的“老僧”可能是指一位年长的和尚,也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影子。他正在向诗人讲述过去的历史故事,而远处的湖面上似乎映照出了古代六朝时期的景色。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南京报恩寺琉璃塔的作品,通过对琉璃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和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感悟的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