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恨慈闱远,如何动笑颜。
一书三月至,千里两人还。
岁月它乡误,风尘此道艰。
何时拜家庆,春酒对云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
(1)“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这是对诗歌的朗读方式的要求。“二生临行得家信”是第一句,“正恨慈闱远”是第二句,“一书三月至”是第三句,“千里两人还”是第四句,“岁月它乡误”是第五句,第六句“风尘此道艰”应与“千里两人还”对应,第七句“春酒对云山”应与“何时拜家庆”对应;
(2)“注释”:这是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解释;
(3)“赏析”:这是对整首诗的赏析,可以从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角度进行作答。
【答案】
示例
(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其弟二人在赴京城应试途中,收到家中的信后,感到无比的喜悦。
译文
我兄弟俩即将离开家乡到京城去参加科举考试。
(2)“正恨慈闱远”中的“慈闱”指慈爱的母亲,“远”指远离母亲。
译文
我兄弟俩即将离开家乡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可我的母亲却因身染重病而远在他乡。
(3)“如何动笑颜”的意思是:我怎么能不感到欣慰呢?
译文
我兄弟俩即将离开家乡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可我的母亲却因身染重病而远在他乡,怎能不使我高兴呢?
(4)“一书三月至”中的“书”指书信,“三月”指三个月时间。
译文
我兄弟俩即将离开家乡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可我的母亲却因身染重病而远在他乡,我兄弟俩收到母亲的书信,从书信上得知母亲身体渐愈的消息,这让我兄弟俩欣喜不已。
(5)“千里两人还”中的“还”指回来。
译文
我兄弟俩即将离开家乡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可我的母亲却因身染重病而远在他乡,我兄弟俩收到母亲的书信后,得知母亲身体渐愈的消息,这让我兄弟俩欣喜不已。他们知道不久就能回到家乡了。
(6)“岁月它乡误”意思是说:我们在外为学多年,如今终于要回家过年了。
译文
我兄弟俩在外为学多年,如今终于要回家过年了,但因为母亲生病而未能如愿。
(7)“风尘此道艰”中的“风尘”指路途的艰辛。
译文
我兄弟俩在外为学多年,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但由于母亲身患重病而不能与我同归。
(8)“何时拜家庆”中的“拜”指拜访、问候。
译文
我兄弟俩在外为学多年,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我不能回家拜访母亲,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拜访母亲。
(9)“春酒对云山”中的“春酒”指春天酿制的美酒,是家乡的一种美食。
译文
我兄弟俩在外为学多年,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我不能回家拜访母亲,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拜访母亲。春天里,我想念着家乡的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离家之苦,中间六句写收到家书之喜,后两句写归心之切。
首句“二生临行得家信”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及事件的发生原因,即作者与弟弟临行前接到家中寄来的家信。“正恨慈闱远”中的“慈闱”是指慈爱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其母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句“一封书三月至”,写收到家书的时间及感受。三句“千里两人还”,写收到家书后的感受。四句“岁月它乡误”,进一步写作者因思母而不能及时回家的痛苦心情。五句“风尘此道艰”,“风尘”指的是旅途的艰辛,也暗寓自己为学之路的艰难曲折。六句“何时拜家庆”,作者想象何时能回家探望老母的情景。七句“春酒对云山”,“春酒”指家乡美酒,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食的怀念。末两句“何时拜家庆”“春酒对云山”,以问句形式收束全诗,抒发了作者归心似箭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