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恨中秋月,年年照病身。
星边槎有客,江上笛何人。
兔影还双杵,蟾光欲半轮。
万峰天柱顶,愁坐正驰神。
独恨中秋月,年年照病身。
星边槎有客,江上笛何人?
兔影还双杵,蟾光欲半轮。
万峰天柱顶,愁坐正驰神。
【译文】
独恨中秋明月,年年照我病态的身躯。
星星之旁的船夫有客人,江上的笛声又是谁吹?
兔子的影子映照着双槌,月亮之光欲照半个圆盘。
群山环绕,犹如天然的屏障,我愁坐于此,心驰神往。
【注释】
- 独恨中秋月:独自感到遗憾的是中秋节的月光。
- 星边槎(chá)有客:星边即指天河,槎指小船,此处指船上有人。
- 江上笛何人:江上指长江,笛声来自何处?
- 兔影还双杵:月亮映出兔子的影子,仿佛在映衬着捣药用的双杵。
- 蟾(chán)光欲半轮:月亮的光芒像半个车轮一般。
- 万峰天柱顶:山峰如同天然的支柱,顶上云雾缭绕。
- 愁坐正驰神:因思念而忧愁,心神不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中秋之夜的所见所感的记录。首两句表达了对中秋之夜的感慨与无奈,因为中秋本是团圆之时,却因病身难以与家人团聚。接着,诗人用生动的景象描绘了夜晚的美景,包括天上的星星、船上的客人和江上传来的音乐声。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山峰如天柱般高耸入云,月光照耀下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却又难以忘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