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枉河阳驾,东亭草径深。
雨馀方策杖,风至自鸣琴。
病榻忘周梦,郎曹惜禹阴。
未须嗟室远,时有简书临。

诗句释义

1 不枉河阳驾 - 这一句表明作者曾有机会或被允许前往河阳县。

  1. 东亭草径深 - 描述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东亭,可能是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地方。
  2. 雨馀方策杖 - 在雨后,诗人拿起拐杖,准备继续前行或进行某种活动。
  3. 风至自鸣琴 - 当风吹来时,诗人似乎听到了琴声,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4. 病榻忘周梦 - 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沉迷于某个梦境,但因病而暂时忘记了它。
  5. 郎曹惜禹阴 - 这里“郎”指代年轻的男性朋友或亲人,“禹阴”可能指的是禹王陵墓附近,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6. 未须嗟室远 - 表示不必因距离而感到遗憾,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7. 时有简书临 - 表示时常收到来自远方亲友的书信,增加了与他们联系的频率和亲密度。

译文

未曾枉费河阳之游,东亭中那深深的草径令人陶醉。
雨后我拿起拐杖,风起时仿佛听见琴声悠扬。
病床上我忘却了周朝的梦,你我相知的郎曹珍惜着禹王陵旁。
无需为远离故土而感伤,我们时常收到来自远方的书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的“不枉河阳驾”和“东亭草径深”两句,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在“雨馀方策杖”和“风至自鸣琴”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了诗人心情的转变和心境的宁静。此外,诗中还通过“病榻忘周梦”、“郎曹惜禹阴”等典故,巧妙地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最后,“未须嗟室远”和“时有简书临”两句,不仅传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重视,也反映了其对外界联系的渴望和珍视,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生活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