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阜秋云外,微茫径可寻。
鸥情沧渚远,松影白云深。
风逼重阳帽,泉流太古琴。
草亭春色远,犹是浴沂心。
九月一日同诸友行山中
龙阜秋云外,微茫径可寻。
鸥情沧渚远,松影白云深。
风逼重阳帽,泉流太古琴。
草亭春色远,犹是浴沂心。
译文:
九月一日与朋友们一同行走在山间小路上。
龙阜山上秋天的云彩之外,隐约可见道路,
沿着小路前行,可以看到远处的小洲。
我的情感如同飞鸟一般遥远,而松树的影子则深入云雾之中。
风吹得帽子都快要掉下来了,泉水流淌着像是古老的琴声。
草亭中的春天景色已经变得遥远,但我心中依然保持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的一个清晨,与友人一同在山间行走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第一句“龙阜秋云外,微茫径可寻”,诗人首先描绘了龙阜山的秋日景象,秋云高悬,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微茫径可寻”,暗示着山路虽然曲折,但只要用心寻找,总能找到前进的方向。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
第二句“鸥情沧渚远,松影白云深”,诗人通过观察飞鸟和松树的影子,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美景。鸥鸟在远处飞翔,松树的影子深入云层,这种景象既美丽又神秘,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感。
第三句“风逼重阳帽,泉流太古琴”,诗人感受到了秋风的吹拂以及泉水的流淌声,这些声音似乎带有古代的气息。这里诗人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古朴、深沉的感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感慨。
末两句“草亭春色远,犹是浴沂心”,诗人最后回到现实,提到了草亭中的春色已然遥远,但他的心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浴沂心”可能是指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山林之中,但他的心仍然与外界保持联系,对生活保持着积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