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海风波定,山林径路深。
闲情能对酒,雅调尚留琴。
隔岁论文地,平生点易心。
归舟经玉峡,老树晚萧森。
《送张汝立》
尘海风波定,山林径路深。
闲情能对酒,雅调尚留琴。
隔岁论文地,平生点易心。
归舟经玉峡,老树晚萧森。
注释:
- 尘海: 指人世间的纷扰与喧嚣。
- 风波: 比喻世事的动荡与变化。
- 山林径路: 意指隐逸的生活和自然的环境。
- 闲情: 形容内心平静、悠闲的心情。
- 雅调: 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论文地: 指讨论学问或文学的地方。
- 点易心: 指学习《易经》(易学)的心法。
- 玉峡: 形容山水的美丽景色。
- 老树: 形容树木年迈苍老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别的形式抒发了对友人张汝立的深情厚谊。全诗通过描绘山水、饮酒、弹琴等场景,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首句“尘海风波定”,以“尘海”形容人世间的纷扰,而“风波定”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后文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次句“山林径路深”,诗人以“山林径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图景。这里的“深”字,既表现了山路的曲折蜿蜒,也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艰辛。
接下来的三、四句“闲情能对酒,雅调尚留琴”,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与志趣的抒发。在这里,“闲情”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对酒”则是一种享受生活、品味人生的艺术形式;“留琴”则是指诗人喜欢弹奏古琴、吟诵诗词。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五、六句“隔岁论文地,平生点易心”,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友谊。这里的“论文地”可能指的是某个学术场所或者学术氛围较为浓厚的地方;而“点易心”则是指学习《易经》的心法。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期望。
最后两句“归舟经玉峡,老树晚萧森”,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玉峡”可能指的是某个美丽的山水景观;而“老树”则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两句诗将整个画面拉回到现实之中,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又有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意。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与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