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起闻清磬,悠然与境忘。
秋高山寺静,夕霁海天长。
避客还逢客,馀觞更洗觞。
老僧知我意,隔水和沧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逐句作答。
“避客山堂卧起”:隐居在山堂中,卧起来又起床。
“悠然与境忘”:悠然自得,完全忘记了世俗的名利。
“秋高山寺静,夕霁海天长”:秋天的高山上寺庙很安静,雨后的傍晚海天辽阔无边。
“避客还逢客,馀觞更洗觞”:我躲避客人却遇到客人,酒杯里还剩下酒,我还要倒满酒。
“老僧知我意,隔水和沧浪”:老和尚知道我的想法,在隔岸的水中弹奏出悠远的琴声。
【答案】
译文:
隐居在山堂中,卧起来又起床。
悠然自得,完全忘记了世俗的名利。
秋天的高山上寺庙很安静,雨后的傍晚海天辽阔无边。
我躲避客人却遇到客人,酒杯里还剩下酒,我还要倒满酒。
老和尚知道我的想法,在隔岸的水中弹奏出悠远的琴声。
赏析:“避客山堂卧起”:诗人因避世而居,所以这里用“避客”二字,表明其归隐之意。“卧起”则点明了这是诗人在山堂中度过的一段宁静的时光。“闻清磬”,听到僧人敲击佛珠的声音,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宁静。“悠然与境忘”,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秋高山寺静,夕霁海天长”,描绘出一幅宁静、幽深的山林图,为下文诗人的内心活动作了铺垫。“避客还逢客”,“避客”表明诗人不愿见人,而“还逢客”又说明诗人不能不见到人,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馀觞更洗觞”,表明诗人虽已尽兴,但依然意未尽,故仍要举杯痛饮。“老僧知我意,隔水和沧浪”,以老僧喻指友人,表明诗人与友人心意相通,彼此心领神会;最后两句则是写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