缃函新捧出天衢,十载文光照石渠。
唐作一经徒托语,周遗六典始成书。
圣神功化三才里,今昔经纶万卷馀。
遐想先皇初诏日,洞观千古欲何如。
【诗句释义】
- 赐大明会典:皇帝下诏,赐给大臣大明(即李德裕)一部会典,以供学习。大明,字文甫,唐人,官至宰相。此诗为诗人在得到赐书后所作。
- 缃函新捧出天衢:指新近捧读的《会典》,它如彩虹般从天上降临。缃,黄色,这里指书的颜色。天衢,天上的路,借指天上来的书。
- 十载文光照石渠:指十年来作者在研究学问上所花的心血和时间,像照到石头渠那样明亮,比喻学问的光辉普照大地。石渠,晋王坦之读书处,后人称其读书堂,此处借指书房。
- 唐作一经徒托语:唐代的经学家们写的那些注经的书不过是些空话,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唐,泛指南朝宋,因宋代儒学大昌,故称唐代学者为“唐作”。经、唐,均为代词,指经学和唐人。托语,言外之意。
- 周遗六典始成书:周代遗留下来的六部国家大典书终于编成了书。周,借指南周,即隋之前。遗,指遗留下来的东西。六典,即《礼》、《乐》、《律吕》等六部国家大典书的总称。
- 圣神功化三才里:圣人的神通广大,能使天地万物都受到他的感化,使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和谐统一。圣神,圣明而神圣。三才,指天地人三者。
- 今昔经纶万卷余:今昔的学问渊博,如同万卷书籍一样多。经纶,治理国家事务。
- 遐想先皇初诏日:遥想先皇当年颁布诏书的日子,那时正是天下太平的时候。遐想,远想;想往;回想。先皇,指皇帝的先辈。初诏日,指皇帝登基之初。
- 洞观千古欲何如:他通过观察历史的长河,洞察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译文】
我捧起新出的经书,心中充满了喜悦。这十年来我在研究学问上的辛勤付出和努力,现在得到了回报,我深感欣慰和自豪。唐代的经学家们写的那些注经的书不过是些空话,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周代遗留下来的六部国家大典书终于编成了书。圣人的神通广大,能使天地万物都受到他的感化,使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和谐统一。今昔的学问渊博,如同万卷书籍一样多。遥想先皇当年颁布诏书的日子,那时正是天下太平的时候。他通过观察历史的长河,洞察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