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南来又德州,僧堂还记旧淹留。
星明北极天初霁,风扫中原雾已收。
野旷尚馀千里水,漕荒应负一年秋。
咨询未尽皇华体,赋罢䍧羊独倚楼。

【注释】

①奉使:奉命出使。南来:向南行进,指到南方任职。又:又一次。德州:今山东省德州一带。②僧堂:僧人的居室或修行处所,这里指寺庙。③星明:星斗闪烁,天刚放晴。④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⑤漕荒:漕运歉收。⑥皇华体:指朝廷的诏书、令旨一类文书。⑦䍧羊:用羊毛制成的毡子,这里指毡帐。⑧独倚楼:独自倚在楼头。

【赏析】

此诗首联点题,写奉使南下到德州的经过;颔联写初到德州时的所见;颈联描写了初晴后的情景和当地民情;尾联抒发诗人内心的感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沉郁悲壮。

“奉使南来又德州”,开头两句即点题,说明诗人奉使前往南方,第二次来到德州。“南来”表明此行是奉朝廷之命出使南方,而“又”字则说明这是诗人第二次出使,与前次出使时的情况有所不同。“德州”,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诗人奉使至此,既感到兴奋,又不免有些忧虑。因此,一开篇便直抒胸臆:“僧堂还记旧淹留。”这里的“僧堂”指的是州郡官舍中的僧侣住所,也就是诗人当年曾经留宿过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上次离开以后,已经过去了许多日子,如今又来到了这里,仿佛回到了以前曾在这里留下足迹的地方,不禁感慨万千。“淹留”,逗留,停留的意思。“还记”二字,表明诗人对这次重游旧地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欣喜之情,又有感伤之意。

接下来四句,诗人描绘了初到德州时所看到的景色。“星明北极天初霁”,写的是夜晚观星的情景。“星明”,即星光明亮。“北极”,即北极星,古人以为它高悬不动,可以作为观测时间的参照物,所以叫“北极”。这里借“星明”来表示时间是在清晨。“星明”与下句的“天初霁”相呼应,都是从天上看到的景物。“天初霁”,即天气放晴,太阳出来。“风扫中原雾已收”,写的是从地面看到的景色。“中原”,即中原大地,这里泛指南方地区。“雾已收”,即浓雾消散。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由于天空放晴,中原大地上的浓雾已经消散殆尽,大地变得一片明朗。“野旷尚馀千里水”,这一句写的还是从地面上看到的景色。“野旷”,即原野辽阔。“尚馀”,即尚有。“千里水”,指大河的支流。这句意思是说,由于中原大地上浓雾的消散,原野变得更加开阔辽远,但仍可以看到有条条大河的支流蜿蜒流淌。“漕荒应负一年秋”,这一句写的还是从陆地上看到的景色。“漕”,即水运。“漕荒”即漕运不济,也就是水运不畅。“应”,表推测语气。“一年秋”,即一年的秋季。这句意思是说,由于中原大地上的水运不济,导致整个秋天都难以度过,可见那里的灾情十分严重。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之情。

最后两句“咨询未尽皇华体,赋罢䍧羊独倚楼”直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咨询”,即询问,这里是向当地的官员请教的意思。“皇华体”,指朝廷的诏书、令旨一类文书。“䍧羊”,一种用羊毛制成的毡子,这里指毡帐。这句意思是说,诗人来到这里后,向当地的官员请教治国安邦之道,但还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等到吟咏完这首诗作后,诗人独自一人靠在楼上,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咨询”与前面的“问事”、“问事于吏”相同,只是用语稍有不同而已。“咨”是询问的意思;“询”也是询问的意思;“问事”就是询问事务的意思;“问事于吏”是指向地方官员打听情况的意思。“赋罢”,即作诗完毕。这句意思是说,等诗人吟诵完这首诗作后,独自倚靠在楼上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是因为他内心感到十分空虚寂寞的缘故。诗人在这里以景结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了整个诗歌意境之中,使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含蓄而又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