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崇朝洗宿岚,古坛高倚五峰南。
坐看云气秋生壁,卧听泉声夜绕庵。
杖履正堪成雅集,弦歌犹恐落清谈。
殷勤好语来游客,莫遣飞尘上旧衫。

【注释】

崇:高。

宿岚:山间的云雾。

云气秋生壁:指山中的云气如秋天的草木一样生长。

绕庵(ān):环绕着小房。

雅集:高雅的集会,即雅集诗会。

弦歌犹恐落清谈:担心弹琴吟诗时被清谈客嘲笑。

飞尘:尘埃。

【赏析】

《白鹿洞三首》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在福建建阳任主簿期间所作,为作者在建阳讲学的题咏,共三首,其中第一首是总序。此诗描绘了书院的壮丽景色和幽静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抱负。

风雨崇朝洗宿岚——清晨,一场大雨洗净了山间云雾,使得山峰更加雄伟壮观;

古坛高倚五峰南——古老的学宫高耸于五座山峰之上,显得庄严而古朴;

坐看云气秋生壁——坐在书院中,望着山中的云气在墙壁上流动,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卧听泉声夜绕庵——躺在书房里,听着泉水潺潺,声音仿佛在绕着小屋回荡;

杖履正堪成雅集,弦歌犹恐落清谈——拄着拐杖、穿着鞋子正好可以举行高雅的集会,弹琴唱歌却唯恐落入清谈之流;

殷勤好语来游客,莫遣飞尘上旧衫——热情好客的游客们,千万不要让尘埃沾污了你们的旧衣。

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