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帐东门久不陈,古人高致又今人。
阙庭回首风光远,岐路关心雨色新。
图画应传千万本,经纶方倚二三臣。
送君濯发沧溟水,晚节堂前戴角巾。

祖帐东门久不陈,古人高致又今人。

阙庭回首风光远,岐路关心雨色新。

图画应传千万本,经纶方倚二三臣。

送君濯发沧溟水,晚节堂前戴角巾。

注释:

(1)东门:指长安城东面的都城门。祖帐:饯行时摆设的帷帐。祖,饯别之意。

(2)古人高致:指古代贤人的高尚品质或高超的才能。又今人:指当代的人。

(3)阙庭:宫殿前的空地。阙,宫殿。回首:回头看。风光:景物。

(4)岐路:歧路口。关心:挂心。雨色:下雨的景象。

(5)图画:指画像或画卷。应传:应该流传。千万本:形容多。

(6)经纶:治国之道,治理国家的策略。二三臣:指辅佐君王的重要大臣。

(7)戴角巾:戴着头巾,这里指晚年生活清贫自守,不慕荣华富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为徐公南归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徐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其未来道路的祝愿。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祖帐东门久不陈,古人高致又今人。
    译文:饯别的帷帐已经很久没有布置了,古代贤人的高尚品德又重现于今天的人。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古今人物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人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当代人的批评。诗人认为,尽管时代变迁,但真正的高尚品质仍然值得人们追求和效仿。
  2. 阙庭回首风光远,岐路关心雨色新。
    译文:回头望向宫门前的景色已经变得遥远,行走在岐路上,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关切和新雨的气息。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徐公分别的场景以及他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徐公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同时,“回头”、“关心”等词语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色彩和深度。
  3. 图画应传千万本,经纶方倚二三臣。
    译文:这幅描绘徐公的画像应该被广泛传播,而治理国家的策略也应该依靠几位贤明的大臣来实现。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徐公的敬意和对其成就的认可。他认为徐公的画像能够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而治理国家的政策则需要有贤能之士来执行。这种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政治治理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4. 送君濯发沧溟水,晚节堂前戴角巾。
    译文:送你到沧溟海边去洗发,希望你晚年能够保持清廉,在书房里戴着方巾。
    赏析:这句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徐公的美好祝愿。“送君濯发沧溟水”意味着希望徐公能够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找到心灵的归宿;“晚节堂前戴角巾”则寄托了诗人对徐公晚年生活的美好期许,希望他能保持清白廉洁的品格。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