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幽香共午风,小春庭院菊篱东。
一丝何处来应远,百和无端界本空。
漫道芝兰随物化,真闻黍稷与神通。
麓堂地隔四千里,三叹馀情数纸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此题为“内容赏析”,要求学生分析诗的内容,然后进行评价性总结。解答此类题目,要逐句分析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主旨、作者的思想情感等进行理解分析。
从首句看,“忽有幽香共午风”中的关键词是“忽”,“幽香”指梅花的香气。“忽”字表明诗人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梅花香气的惊喜之情。“共”,和,一起。“午风”即正午时吹来的风,此处应是借指春天。
从第二句“小春庭院菊篱东”来看,诗人描写了院中景象:庭院里,小梅盛开,在东边的篱笆上。这里的“篱”指篱笆,篱笆外便是花丛,可见诗人居住的环境十分优美。
第三句“一丝何处来应远”中的“一丝”指梅花的花蕊。“何处”指哪里。“应”应和、回应之意。诗人问梅花的花蕊是从哪里飞来的,又飞到哪里去了呢?
第四句“百和无端界本空”,意思是说梅花的花瓣像云一样飘落,飘落在院子的角落里,与院子里的泥土融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这里的“百和”指无数花瓣,而“无端”则是没有缘由、无缘无故的意思。“本空”是指原本就空空如也。
第五句“漫道芝兰随物化”,意思是说芝兰虽然能够生长在万物之中,但却不能随意变化,就像梅花一样。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将芝兰与梅花进行对比。芝兰能够随意地改变形态,而梅花却不能随意地改变,所以诗人认为梅花的品质更为高尚。
第六句“真闻黍稷与神通”中的“黍稷”指的是小米和高粱。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真正能听到小米和高粱的声音,与它们沟通,了解它们的生长情况。
第七句“麓堂地隔四千里”中的“麓堂”,指的是山脚下的亭台。“地隔”表示距离遥远。这句的意思是说诗人与山脚下的亭台相隔了四百里之遥。这里的“四千里”是指距离,而“三叹”则是一种抒情方式,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感慨。
第八句“三叹馀情数纸中”,意思是说诗人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情感,但情感却无法传达出去。这里的“馀情”指的是剩余的情感。
第九句“赏析”是对这首诗的整体评价。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住所以及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自己高洁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