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夜收灯,草色阶前看渐增。
三载病躯才入市,一时诗兴敢题棚。
绕门水可容舟泊,负郭山须借屐登。
燕九有名何必问,匏翁诗向蓟门曾。
诗句解读如下:
满城风雨夜收灯,草色阶前看渐增。
译文:
在满城的风雨中,夜色已深,灯火也逐渐熄灭。台阶前的草地上,草的颜色正逐渐变浓。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夜的景色,灯火渐渐被雨水打灭,草色却更加浓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环境的恶劣,也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草色阶前看渐增”,通过草色的描写,传达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增加了诗句的深度和广度。
三载病躯才入市,一时诗兴敢题棚。
译文:
三年的病躯终于可以步入市集,一时间的诗兴让我敢于在棚子上挥毫泼墨。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疾病折磨后,终于能够回到市集,重拾生活的喜悦和创作的激情。”一”字在这里有多重含义,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诗人生命力的赞美。”一时诗兴敢题棚”,这里的”题棚”可能是一种市集上的临时创作场所,诗人在此挥毫泼墨,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
绕门水可容舟泊,负郭山须借屐登。
译文:
门前的水可以容纳船只停泊,背倚的山峦需借助登山鞋才可攀登。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绕门水”可能是指一条环绕着房屋的小溪,”舟泊”则描绘了人们在此停船休息的景象。”负郭山须借屐登”,这里的”负郭”可能是指背靠着山的地方,”借屐登”则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燕九有名何必问,匏翁诗向蓟门曾。
译文:
燕赵之地闻名遐迩,何必多问;我的匏翁之诗曾在蓟门流传过。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成就的自豪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忆。”燕九有名何必问”,这里的”燕九”可能是指燕赵地区,”有名”则是指知名度高,”何必问”则表明诗人并不需要过多询问,因为他的成就已经得到了认可。”匏翁诗向蓟门曾”,这里的”匏翁”可能是指一位名叫匏翁的诗人,他的诗歌曾经在蓟门流传过,这显示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高度自信和对自己的才能的肯定。